關鍵時刻 島內非綠陣營整合刻不容緩!
從左至右依次為:柯文哲、侯友宜、郭臺銘。
距離2024年1月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還有8個多月,中國國民黨2024參選人侯友宜、民進黨參選人賴清德、臺灣民眾黨參選人柯文哲都已經就位,藍綠白三方拉開了競爭架勢。
“郭柯配”“換侯論”暴露藍營不團結和藍白難合
最近,島內政治和選情波詭雲譎。5月29日,島內“美麗島電子報”發佈支援率民調,三人中賴清德仍然以35.8%的支援率位居第一,柯文哲成功反超侯友宜、以25.9%的支援率暫居第二,而侯友宜則僅拿到18.3%,支援率已不到兩成。5月30日,鴻海創辦人郭臺銘和柯文哲白天為金門浯島城隍“同框抬轎”,晚上兩人相約海邊散步,郭臺銘還喊出了要與柯文哲“山盟海誓”。話音剛落,綠媒便大肆炒作,臺立法機構民眾黨團也舉行記者會,力挺柯文哲參選到底。
一時間,一眾綠營人士、部分藍白人士跳出來唱衰被國民黨徵召參選僅僅兩周的侯友宜。綠媒也一片喧囂,不斷推波助瀾,“郭柯配”“換侯”等戲碼紛紛上演,大有逼迫國民黨重演2015年“換柱”的架勢。
儘管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向郭臺銘喊話,稱“郭董事長是我們藍軍最重要的成員”,也點出這些都是民進黨見縫插針製造國民黨內訌、並通過帶風向製造“換侯”的伎倆,目的就是要破壞藍營內部團結和藍白合作。但“郭柯配”被熱炒、侯友宜被圍攻以致“換侯論”甚囂塵上,無不暴露藍營內部不團結以及藍白合的難度之大。
島內選情現狀也不免讓人想起歷史上民進黨和國民黨的數次對決。2000年,在時任國民黨主席李登輝的操弄下,國民黨內部出現分裂,民進黨參選人陳水扁以不到40%的得票率,擊敗了退出國民黨參選的宋楚瑜和代表國民黨參選的連戰,最終登上大位。2020年,在選情原本大好的情形下,藍營內部出現了一系列不團結操作,結果導致國民黨參選人韓國瑜大輸民進黨參選人蔡英文近270萬票。
事實上,即便藍營通力合作或者藍白能夠合作,勝選仍然存在很大變數。如2004年,陳水扁就曾憑藉“319槍擊案”,以不到3萬票的微小優勢險勝國民黨、親民黨合作的“連宋配”。
團結不一定勝選 分裂則一定敗選
當下,島內不少政治人物口口聲聲要為臺灣的未來打拼,希望兩岸和平,但所作所為卻常常與口號背道而馳。為個人登上大位的夢想,為政黨之私,為眼前利益羈絆,政治人物常常一葉障目。其實,他們需要的是腳踏實地、找準自身定位,而更重要的是,能夠仰望星空,真正思考臺灣的前途。
民意有時如流沙。離選舉日期尚遠,當前的藍綠白三方民調僅作參考。如果一些有心人士以此為據,輕言“換侯”,並隨民進黨起舞,挺所謂“郭柯配”,正好落入民進黨希望藍營分裂和藍白不能合的圈套。要知道,對非綠陣營而言,團結還不一定能夠勝選,而分裂則一定敗選。
無論是主觀故意還是客觀使然,選擇賴清德就是選擇“臺獨”,如果給“務實臺獨工作者”4年或者8年時間,兩岸兵兇戰危不難想像,臺海走向戰爭毋庸置疑,這是島內民眾、特別是非綠陣營政治人物在仰望星空時當慎思的。(文/賀通 審校/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