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志願者

我服務 我快樂

2008-08-21 10:24     來源:解放日報     編輯:董潔

    8月19日,歌手譚晶在國家體育場“鳥巢”旁的城市誌願者服務站點為遊客提供資訊諮詢服務。當日,她以奧運會城市誌願者的身份出現在“鳥巢”旁,為眾多遊人和看比賽的觀眾提供幫助。 新華社圖

    22歲的格雷戈裏芳德,今年7月從家鄉———美國中西部一個小鎮,自掏2000美元買機票飛到北京,在五棵松籃球館做新聞服務志願者。起初沒有班車時,他每天清晨從人民大學坐公交車轉地鐵,途中得用一個多小時,但每次他都到得很早。

    “我服務,我快樂”,一群不分國籍膚色、心懷激情夢想的志願者,用這樣發自內心的呼聲,用他們熱情週到的服務,向世界展示著北京奧運會最美的微笑。

    如果你在鳥巢安檢口旁看到歌手譚晶在提供諮詢,如果你在奧林匹克公園東公交車場站點看到演員朱時茂在指路,你不會訝異吧。其實,這沒什麼。“志願者也好,明星志願者也罷,怎麼稱呼並不重要。”譚晶的話十分平靜,“鮮花還需綠葉配,在北京奧運會上,10萬賽會志願者、40萬城市誌願者和100萬社會志願者以及20萬拉拉隊志願者就是最聖潔的綠葉。”

    有媒體稱,2008年是中國的“志願者元年”。當奧運會一步步走近,志願者報名人數也在一天天飆升。他們緣何如此不計報酬、樂此不疲地奉獻付出?或許,這來自中華民族五千年悠久文明積澱的傳統美德,來自改革開放以來精神文明建設取得的豐碩成果。又或許,這來自於億萬國人集體公民意識的自覺成長。

    如果你誤入北京衚同最深處,遇到一位正在家門前搖著蒲扇的老人,雖然並非志願者,卻也能用不甚流利的英語為你指路,你也不必有所吃驚。真的,這沒什麼。申奧成功後,當好東道主的自覺和融入世界的理性,讓中國老百姓毫無猶豫地勇於擔當,為奧運、為國家做著力所能及的事情。

    只有當民眾認識到自身對社會的義務和價值,才會自發、自主和自願地主動服務。只有全社會提高對志願者的認知度,才能良性迴圈地令志願精神萌芽,令公民意識蓬勃。奧運會,無疑是加速這一進程的良好契機。

    讓“志願”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或許,這才是北京奧運會留下的一大寶貴遺産。(林 環)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