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重
1896年4月6日~15日,在希臘雅典舉行了首屆奧運會。舉重被列為9個正式比賽項目之一。這次比賽不按體重分級,舉重方式只設單手和雙手舉。英國人勞?埃利奧特舉起71公斤獲得單手舉冠軍;丹麥人維?瓊森舉起111.5公斤獲得雙手舉冠軍。
在第2屆、第3屆奧運會上,舉重項目依然是不按體重分級,比賽項目仍舊是單手舉和雙手舉。第4屆、第5屆、第6屆奧運會,沒有設舉重項目。
第一次按體重分級是1905年在德國柏林舉行的第6屆世界舉重冠軍賽。當時按體重分為3個級別,即70公斤級、80公斤級和80公斤以上級。比賽舉法有左手抓舉、右手抓舉、雙手推舉、雙手挺舉4種。最終德國人和奧地利人瓜分3個級別的前3名。
1905年,國際舉重聯合會成立。比賽方法逐漸簡化,體重分級越來越細,舉重規則不斷完善,舉重比賽逐漸走向正規。
1920年,在比利時安特衛普舉行的第7屆奧運會上,舉重項目重新復出。比賽按體重分為5個級別。比賽項目為單手抓舉、單手挺舉和雙手挺舉3種。法國人獲得兩個級別的冠軍;比利時和愛莎尼亞各獲得一個級別的冠軍。
1928年,在荷蘭阿姆斯特丹舉行的第9屆奧運會上,舉重項目取消單手比賽,一律改為雙手推舉、雙手抓舉和雙手挺舉。體重級別仍分為5個。最後,德國人獲得2個級別的冠軍,其他各級冠軍分別被奧地利人、法國人和埃及人奪得。
第11屆奧運會後,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影響,第12屆、第13屆奧運會沒有舉行。戰爭結束後的1948年,在英國倫敦舉行第14屆奧運會,比賽中美國人脫穎而出,在6個級別中獲得了4個級別的冠軍。直到第17屆奧運會,美國人一直稱霸世界舉壇。
1960年,在義大利羅馬舉行了第17屆奧運會,前蘇聯運動員在7個級別中獲得5個級別的冠軍,以絕對的優勢戰勝美國,成為新的舉壇霸主。
1976年,在加拿大蒙特利爾舉行的第21屆奧運會上,舉重項目取消了推舉。從此,舉重進入了以速度和爆發力為主的新時代。
1980年,在前蘇聯莫斯科舉行的第22屆奧運會上,舉重比賽級別增至10個,這是有史以來級別最多的一次。前蘇聯獲得5個級別的冠軍,雄踞團體冠軍的寶座。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首次參加奧運會舉重比賽是在1984年美國洛杉磯舉行的第23屆奧運會。這次比賽由於政治的原因,前蘇聯、保加利亞等舉重強國沒有參賽。我國選手在10個級別裏獲得4個級別的冠軍。 女子舉重比賽開始於20世紀40年代的美國。20世紀70年代後期,美國、加拿大、德國、英國、法國、澳大利亞等國開始組織女子舉重國際比賽。
中國女子舉重開始於20世紀80年代初期,起步雖晚,但發展很快,一躍成為世界上最高水準的國家。 2000年,在澳大利亞雪梨舉行的第27屆奧運會上,女子舉重比賽項目被首次列入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中國在所參加的女子4個級別的比賽中都獲得了金牌:53公斤級——楊霞、63公斤級——陳曉敏、69公斤級——林偉寧和+75公斤級——丁美媛。男子佔旭剛獲得77公斤級金牌。
2004年,希臘雅典奧運會上,我國男子舉重運動員石智勇、張國政分別獲得62公斤、69公斤級金牌;女子獲得參賽4個級別中的3塊金牌:58公斤級——陳艷青、69公斤級——劉春紅和+75公斤級——唐功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