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國際時評:別拿政治話題幹擾奧運參賽選手

2008-08-01 14:02     來源:新華網     編輯:陳寧

  新華網北京7月31日電(記者韓冰 陳俊俠)聯合國體育特使維利·萊姆克近日多次指出,個別人借奧運之機對中國進行指責,這超越了體育的范疇。他認為,奧運選手不應被強迫在北京奧運會上發表政見,因為奧運會“既不是聯合國大會,也不是安理會”。 
 
  萊姆克的這番話顯然是針對一些試圖利用運動員實施政治炒作的行為而發的。這表明,誘導運動員在奧運賽場發表政見的“小動作”已遭到國際社會的警惕和反對。

  隨著第29屆奧運會的臨近,一些組織、團體和政客打著“人權”、“自由”等幌子,不斷慫恿運動員在奧運賽場發表政見,無端給奧林匹克運動添亂,也給運動員們帶來不必要的壓力。

  讓政治話題遠離奧運賽場,既是一個古老的歷史傳統,也是《奧林匹克憲章》的要求。在古希臘時代,奧運會創辦之初就是單純的體育盛事,來自不同城邦的運動員沒有任何政治義務,只是在賽場上公平競技。當代的《奧林匹克憲章》繼承了這一傳統,明確規定:“反對將體育運動和運動員濫用于任何政治或商業目的。”

  對體育競技的全心投入,是奧林匹克運動長盛的基因。運動員心無旁騖地投入比賽,不斷突破人類競技的紀錄,是奧林匹克運動發展的動力。奧林匹克夢想之所以能代代相傳,正是源于一代又一代運動員能夠展現力與美,毫無畏懼地挑戰人類的極限和困難,盡情用自己的能力和朝氣感染世界。

  為運動員創造全身心投入體育競技的環境,是奧運會的功能所在。正如國際奧委會所指出,“奧運會不是就武裝衝突、地區差異、宗教爭端等問題發表不同政見的舞臺。” 任何對運動員的不必要的幹擾,甚至強迫他們扮演不屬于自己的角色,無論打著何等冠冕堂皇的幌子,都是對奧林匹克精神的褻瀆。

  讓政治遠離奧運賽場,不受無端幹擾,全心投入比賽,是所有奧運選手的權利,也是各國運動員的心聲。正因如此,利用運動員進行政治炒作的行為遭到運動員的普遍反感。德國殘奧會遊泳運動員克里斯滕·布魯恩說:“一些政客讓我們打頭陣,實在不公平。”

  世界從來就充滿分歧,但不同的問題應當通過各自應有的方式、在應有的場合去解決。讓運動員在奧運賽場扮演某種政治角色,好比讓那些政客們去進行奧運體育競技一樣,都是荒唐的錯位。

  把政治話題留給政治家去解決,給運動員保留一個純凈的賽場,正如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發出的呼吁:“不要讓體育運動不恰當地帶上政治色彩。”在奧運會這個世界體育大舞臺上,感悟“更快,更高,更強”的真諦,讓運動員和觀眾同享彼此的歡樂和夢想,才是不同國度、不同地區、不同膚色、不同信仰的人們的共同願望。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