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貝盧:一屆成功奧運會涵蓋所有細節
奧·貝盧,這個名字不僅在羅馬尼亞家喻戶曉,在全世界體操界亦有口皆碑。在他從事體操教練24年期間,羅女子體操隊共奪得1 6枚奧運金牌。這位曾經叱吒風雲的體操教頭,如今是全面主管羅馬尼亞體育事務的一號人物———國家體育總署署長。貝盧日前在接受本網記者專訪時說,相信中國軍團將是本屆奧運會獎牌的最大贏家。

懸挂著部分國家國旗的奧運村住宅樓(7月31日攝)。 北京奧運會日漸臨近,已經進駐奧運村的部分國家的運動員將本國國旗懸挂在住宅樓的樓體上,為奧運村增添了一道靚麗風景。 新華社記者 李勇 攝
超一流的比賽場館
記者:您多次參加奧運會,您對北京奧運會的準備工作有何評價?
奧·貝盧:我曾經6次參加過奧運會,眾所周知,基礎設施是成功舉辦奧運會的第一步。從報紙、電視上大家都可以看到,中國為奧運會建造了鳥巢、水立方等超一流的比賽場館,這些現代化場館不僅為成功舉辦本屆奧運會提供了保障,同時也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財富,將使幾代人受益。此外,中國政府在環境保護、道路交通等方面也都採取了細致到位的措施。可以說中國在硬件上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讓我特別感動的是,中國人,無論身處地球何方,無論是影視明星成龍、運動健將劉翔和姚明,還是普通百姓,人人都在為宣傳奧運、迎接奧運盡心盡力,希望通過自己的一份努力使北京奧運會成為一次令人難忘的盛會。
當然,“成功”不僅需要硬件的支持,同時還需要其他各個方面的配合,任何疏忽都可能導致“不愉快”的出現,甚至引發“事故”。
記者:在您看來,成功的奧運會應該包含哪些內容?您在參加歷次奧運會時是否有過“不愉快”的經歷?
奧·貝盧:不愉快當然有過,所幸沒有造成嚴重後果。奧運會畢竟是一個世界體育盛會,因為語言不通、協調指揮不到位而造成的失誤時有所聞,比如,外地臨時調派的司機不認路,向導搞錯比賽時間和地點等等,甚至發生運動員被錯誤地帶到其他比賽場館而耽誤比賽的事情。
據悉,包括運動員、嘉賓、記者等在內總共5萬多人,他們來自世界各地,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習俗。在隨後將近一個月的時間里,每一位運動員都是VIP,東道主要讓他們感受到自己是這次盛會的主角,要讓他們看到中國人好客而沒有親疏,要確保他們吃好、住好,並按時順利抵達比賽場館。奧運村必須是一個安靜的場所,這樣,賽後一些成績不理想的運動員就不會說,“若不是沒休息好,本來我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績”。一屆成功的奧運會涵蓋所有的細節。
全民健身值得借鑒
記者:您多次去過中國,給您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奧·貝盧:中國人的熱情好客、超強的組織能力以及全民健身等等,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記得1983年第一次去中國的時候,就看到人們在街頭打太極拳、舞劍等等,他們不受任何人的強求,自覺地進行各種健身運動,從而形成一種生活習慣。
中國體育事業近年來取得的巨大成就得益于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中國政府大力投資興建體育場館和設施,不僅改善了運動員的訓練條件,更向廣大民眾提供了鍛煉身體的場所,居民小區里各種簡單而實用的大眾健身器械隨處可見。大眾體育深入人心並取得出色成果,為國家選拔優秀運動員提供了充足的資源。
相互競爭相互學習
記者:中國和羅馬尼亞兩國關係非常友好,但在體操項目上卻互為競爭對手。您是如何看待中國體操隊的?在比賽場上你們又是如何相處的?
奧·貝盧:作為世界體操強國,中國和羅馬尼亞的體操隊在賽場上是對手,但更是相互學習的榜樣。我們在參加國際比賽中經常交流,相互取經,往往一個動作、一個手勢,就能傳遞彼此所需的信息。中國女子體操是當今世界強隊之一。在本屆奧運會上,中國、美國、俄羅斯和羅馬尼亞都有實力衝擊含金量最高的團體金牌。
記者:您對本屆奧運會有什麼期待,對羅馬尼亞選手有何期待?
奧·貝盧:世界各國媒體都在報道關于中國要在本屆奧運會上實現獎牌總數第一的願望。中國在天時、地利、實力等方面佔盡優勢,不過,期望與壓力相輔相成,關鍵要看臨場發揮。大多數人預測羅馬尼亞在本屆奧運會上獎牌總數是在兩位數,不過,對我來說,重要的只是金牌,因為只有拿到金牌,才會奏響國歌。相信中國運動員在本屆奧運會上將奪得有史以來最多的金牌,不過,我們羅馬尼亞運動員也是有備而來的,希望他們在獎牌爭奪大戰中也能分得一杯羹。 (本網駐布加勒斯特記者林惠芬 陳進 編輯:劉瑞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