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劍雄談北京奧運:迎接一個人文時代的到來
復旦大學教授、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所長葛劍雄(資料圖片)
新華網北京8月22日電(浦奕安)北京奧運會即將閉幕。奧運開幕前,一句“世界給我十六天,我給世界五千年”,讓世界把對人文奧運的期盼放到了中國,放到了北京。從氣勢恢弘、精緻絢爛、處處彰顯中華文化的奧運會開幕式上,從鳥巢、水立方、國家體育館等奧運場館匠心獨具的中國元素運用上,從遍佈京城各處特許專賣店裏隨處可見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奧運商品上……我們切身感受到了身邊的人文奧運。奧運閉幕前夕,本網專訪在人文領域頗有建樹的復旦大學教授、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所長葛劍雄。
把北京奧運辦成人文奧運,向世界展示真實的中國
8月8日的奧運會開幕式較好地用中國元素體現了中華傳統文化。葛劍雄説,以前我們在選擇中國元素的時候往往要考慮外國人是否喜歡,而這次,開幕式選擇的內容儘管外國人不一定懂,但較好地體現了中華文化的精髓。中華文化中有許多代表性元素,要在一小時裏全面展示是不可能的,只能通過舞臺、道具和恰當的解説來盡力呈現。
葛劍雄説,通過北京奧運會向世界展示一個真實的中國,國人表現出了自信和坦誠。“一個國家在發展過程中,受到外部世界的批評是難免的,只有這樣才促使我們不斷改進,”葛劍雄表示,北京奧運會是中國和世界增進理解的契機,我們應該求同存異,相互尊重,尋求共識。
“我到非洲的衣索比亞去,每天早上練長跑的孩子很多,非常辛苦。發達國家的人們可能很難理解他們。但衣索比亞的朋友卻告訴我,這些孩子做夢都想拿冠軍。”葛劍雄説,各個國家情況不同,大家都要互相理解,這也是人文奧運的一個方面。
要把北京奧運會辦成一次“人文奧運”。葛劍雄表示,第一,奧運會本身要提高文化含量;第二,奧運期間要突出文化含量,舉辦城市和所在國家要顯示文化優勢,並給全世界以感染;第三,參加奧運會的人,無論運動員、裁判員還是各國觀眾都要顯示人文精神,體現人本關懷。
他説,從開幕到現在,人文奧運得到了充分體現。運動員不是單純追求金牌,觀眾為勝利者也為失敗者鼓掌,為中國運動員加油也為外國運動員加油。這體現出人與人之間的真實感情,也體現了人文的精神。
賽場上的親情力量世界共通,體現人性的高貴美好
奧運會運作的各個環節都有較高的文化含量。不少外國記者用很大篇幅報道了中國人的衣食住行,關注中國普通家庭的生活,關心中國人和外國人怎樣相處,這都是人文精神的體現。正如奧運會主題歌中所唱的那樣,“我和你,在一起,同住地球村”。
親情無國界。葛教授發現了一個細節,在游泳賽場,美國的菲爾普斯和中國的吳鵬的媽媽都來了。菲爾普斯獲得8金後,他媽媽説“他拿到再多的金牌也還是我的兒子”。有的運動員失利了,父母也會安慰他們。親情的力量,在全世界都是共通的。在奧運賽場上展現人性美好,就是人文奧運的一個側面。
在他生活的奧運協辦城市上海,葛教授也同樣感受到了人文奧運的理念。他説,上海從籌備奧運之初就提出,一方面要協辦好北京奧運,一方面又要減少對城市正常生活的影響。比如每年8月舉辦的書展,是上海文化領域的一場重頭戲,今年不但照常舉行,而且人潮如涌。葛劍雄説,辦書展與協辦奧運也是互相促進的,書展其實也是讀書人的奧運。他注意到,北京在奧運期間也有很多展覽,給北京奧運營造了濃厚的文化氛圍。
奧運繁華終將落幕。但在人文精神的引領下,中國將愈發強健,迎接一個真正人文時代的到來。正如葛劍雄教授對奧運的祝福:“作為具體的奧運會總是有結束的時候,但奧運精神和奧運彰顯出的人文精神將是永久的。願中國永遠保持奧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