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奧林匹克:世界給我16天 我還世界五千年
北京奧運會最大的亮點就是文化交流活動十分廣泛和活躍;它向世界充分展示中國古老文化的獨特魅力和當代文化的創新成果,並通過國際藝術界的廣泛參與展示世界文化的多姿多彩
“真是太天才了,太天才了!”
在北京故宮武英殿書畫展廳,兩位外國人正在一幅畫前仔細品味,時不時用手比劃。這是一幅八大山人朱耷的《貓石圖卷》。
“我從丹麥來,她是德國人。”8月14日下午,阿德勒(Adle)指著阿珂(Acor),告訴《瞭望》新聞週刊記者。
在每幅書畫前,她們都會停下來仔細端詳,從《自畫像》,到《漢宮秋月圖》再到《公孫大娘舞劍》……在行書作品前,她們斜著腦袋揣摩半天,在任頤的《公孫大娘舞劍》圖軸前,則討論飄帶在舞動中的作用……
在《西郊尋梅》圖軸中,畫面上半部林中隱藏著一個茅屋,上面的豎旗迎風招展,畫面下半部卻是一位隱士帶著侍從在四處尋覓。梅花繁盛,絲毫沒有落意。
阿德勒站定了説:“這幅畫上半部看著風很大,下半部卻看起來一片寧靜,沒有風。同一幅畫裏,同一個地方,同一片天,天氣會有這麼大的差別嗎?”
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段勇對這樣的疑問並不驚奇,他告訴《瞭望》新聞週刊記者:“自武英殿歷代書畫展對外開展以來,每日觀者不斷,有許多觀眾是從早上開門就入館,到閉館時才離開。在展廳中,常有手持望遠鏡的觀眾,長時間對著一件作品仔細觀摩,小到一方印章也不放過。”
“世界給我16天,我還世界五千年”
國際奧會終身名譽主席薩馬蘭奇先生曾説過:“奧運會的舉辦城市,如果沒有將文化納入,那是不完整的。”
中國在申辦奧運會時曾有“世界給我16天,我還世界五千年”的承諾,如今,伴隨著奧運會的舉行,來自中國和世界各地的具有國際一流水準的文化展覽和演出活動匯聚北京,這個承諾正在變成現實。
奧運會承辦國歷來注重展示國家的文化形象,無論是2000年雪梨奧運會對於澳洲文化的宣傳,還是2004年雅典奧運會成為希臘文化的展示,塑造國家的文化形象已成為各國舉辦奧運會的慣例與必然選擇。
國際奧會主席羅格説:“2008年奧運會將不僅僅是一場高品質的體育盛會,還將成為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進行文化交流的舞臺。”
奧運期間,首都博物館推出了《中國記憶——5000年文明瑰寶展》,調集了全國26個省區市55家博物館的169件鎮館之寶,按歷史順序分為“曙光初照”、“禮樂安邦”、“盛事華章”、“古典終結”四個部分,以文物珍寶勾勒出中國五千年的文明。而軍事博物館則展出了“孫子兵法展”,展現出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絢爛多彩的另一面。
中國最大的博物館——故宮博物院推出了“院藏精品書畫展”、“院藏精品瓷器展”和“院藏文物精品展”等十大文物展。其中,在武英殿展出的“院藏精品書畫展”,將分三年九期展出晉、唐、宋、元,直至明清的歷代書畫藝術。
“這是一部‘縮微版的中國書畫史’,也只有在故宮,你才能親見這一歷史。”段勇對此評價説,“雖然各個博物館展示思路不完全相同,展示的文物也形態各異,但是展示中華文化深厚底蘊的總體目標則是完全一致的,可以説各館推出的展覽與故宮博物院舉辦的十大文物展覽,韆鞦各具,為闡釋中華文化豐富的內涵奉獻了各自的智慧和力量。”
北京奧運會的舉辦,不僅是中國文化的大展示,也是各國文化的大交流。今年4月啟動的“2008北京奧運會重大文化活動”將持續至9月,匯聚了“典藏中國”、“創意亞洲”、藝術展覽、世界經典和國內優秀劇目匯演等豐富多彩的文化內容,包括歌舞、音樂會、戲劇、舞臺劇、演唱會等多種藝術形式,260多臺演出、160多場藝術展覽,來自80多個國家的2000多名藝術家共同建構了這臺奧運文化藝術盛會。
專注于體育與文化關係研究的北京體育大學教授易劍東認為,北京奧運會最大的亮點就是文化交流活動十分廣泛和活躍。
埃及知名歌劇導演易卜拉欣接受媒體採訪時説,埃及很重視北京奧運會的文化元素,取材于埃及歷史故事的經典歌劇《阿依達》已登上了中國國家大劇院的舞臺。
文化部藝術司司長于平8月7日在新聞發佈會上説,文化部為配合北京奧運會組織的“2008北京奧運重大文化活動”,分為國內和境外(含港澳臺地區)兩大部分,是迄今規模最大、時間最長、藝術水準最高的文化盛會。
《奧林匹克憲章》的文化要義
復興後的現代奧運會一直以藝術、文化與體育的關係為主題,1906年舉行的奧林匹克代表大會,倡議在每屆奧運會期間同時舉行以文化為內容的藝術賽會。從1912年至1948年,歷屆奧運會中都進行了雕塑、建築、繪畫、詩歌、音樂等方面的藝術比賽。
1912年,獲得第五屆奧運會文學獎的作品就是顧拜旦的《體育頌》。
自1948年倫敦奧運會以後,在奧運會期間舉辦世界性文化藝術節則成為一種傳統。
1954年國際奧會全會通過了奧林匹克藝術展的方案,並將“組委會舉辦藝術展覽(建築、音樂、文學、繪畫、雕塑、體育郵票和攝影),也可包括芭蕾舞、戲劇、歌劇或交響樂演出”寫入《奧林匹克憲章》第三十一款。
《奧林匹克憲章》規定,奧運會組委會需制定文化活動計劃,並提交國際奧會執委會批准。內容包括:在奧運村舉辦象徵人類文化的普遍性和多樣性的活動及主要在主辦城市舉行的同樣活動。文化活動需至少貫穿奧運村開放的整個時期。這種文化展示活動就是奧林匹克藝術節。
由於奧運會的主辦國要充分利用奧林匹克藝術節展示多姿多彩的本國文化傳統,並獲取良好的經濟效益,因而藝術節舉辦時間都較長。
墨西哥城奧運會的藝術節為期1年,慕尼黑10個月,莫斯科1年半,洛杉磯奧運會藝術節為期10周,其間舉辦了20個展覽、220場演出,參加藝術節的團體來自世界各國。近年來,奧林匹克藝術節出現了按奧林匹克週期設計,走向系列化的發展趨向。
2000年雪梨奧運會的藝術節跨越4個年度,形成4個主題相互呼應的一個系列。
該藝術節始辦于1997年,當年的主題為“夢的節日”,集中展示澳大利亞的土著文化,有30個展覽、14場舞蹈與戲劇、8次大型表演、50場電影和文學節目、3場音樂會及其他活動。1998年主題為“海之變”,集中反映澳大利亞各地豐富多樣的文化。1999年的主題為“通向世界”,在世界範圍交流澳大利亞文化,在五大洲50個國家的150多個城市開展70種文化藝術活動。2000年的主題為“參加雪梨的慶典”,于奧運會開幕前1個月開始,各種文藝活動逐漸達到高潮。 奧林匹克藝術節既是對主辦國文化的展示,也是世界性的藝術大交流。現代奧林匹克運動史表明,由於文化的參與,各種藝術形式與奧運的結合,現代奧運正成為具有鮮明的綜合性、典型的審美性和濃厚的理想性的社會運動,其吸引力不斷增強,也激勵著人們不斷完善和提升自己,以達到更高的精神境界。
歷屆奧運會對於主辦國來説,都是提高國際形象的大好宣傳機會。主辦國家在籌備盛會的同時都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尤其是各種各樣的民眾文化活動,在營造奧運氛圍的同時,也最大化地將自己民族的特色文化相應地展現給世界。
“紫禁城是如此的美麗和令人驚奇”
美國總統布希夫人勞拉把自己珍愛的簽字筆贈送給故宮博物院留作紀念,她寫道:“紫禁城十分宏偉壯觀,我感謝中國人民在2008年奧運會的盛情招待。”
而在8月8日奧運會開幕式前,曾在中國留學的泰國公主詩琳通參觀故宮武英殿的“歷代書畫展”。武英殿展出的繪畫珍品——《韓熙載夜宴圖》《步輦圖》等,讓她流連忘返。
段勇説:“重要的文物,特別是一些在藝術史或者工藝史上都具有深刻影響的作品,其內涵往往是隱藏在作品的背後。像目前正在武英殿展出的唐代閻立本的《步輦圖》和五代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不僅是美術史上的重要作品,其本身也包含著重要的資訊,值得認真解讀。”
他介紹道,“通過這兩幅作品,不僅可以了解中國古代人物畫藝術在唐、五代時期的發展,了解藝術家本人的情況,了解當時的民族關係的發展與當時的政治關係。更重要的是,早在一千多年前,中國藝術就已經達到了如此水準,我們有理由感到自豪。”
在故宮博物院八十餘年的展陳歷史中,在同一時間段推出如此多數量的文物展覽、展示如此多數量的精品文物,這還是首次。
段勇説,今年適值奧運會在北京召開,中國人的百年奧運夢想終於在今天變成了現實,對於每一個中國人都是一件大事,更是國之盛事。故宮博物院作為中國文物收藏最為豐富的博物館之一,更是有責任與義務發揮自身優勢,通過豐富的藏品為觀眾提供高層次的文化交流,讓中國觀眾了解自己民族優秀的文化,讓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了解中國古代文化的輝煌燦爛。
故宮博物院提供的資料顯示,奧運會期間是故宮博物院建院以來接待外國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和高級官員最多最頻繁的一段時間,僅8月9日一天就來了8位,包括黑山總統武亞諾維奇夫婦,挪威國王哈拉爾五世夫婦等。
芬蘭總理萬哈寧已是第二次來故宮了,隨他一起前來的還有他的兩個孩子。
7月31日至8月10日,故宮共接待參加奧運會的官員503人,運動員531人,國外媒體記者643人,轉播商和合作商1152人,他們可以憑奧運證件免費進入故宮參觀。
美國關島總督卡馬喬在故宮紀念冊上寫道:“這座紫禁城是如此的美麗和令人驚奇,我為能來這裡進行參觀感到非常的榮幸。”
段勇説,十大文物展覽的推出,定會吸引大量對中國文化有興趣的國際人士前來,在中國最大的博物館中欣賞中國最具有代表性的文物精品,這本身就是對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促進,同時也將是交流方式的一種轉變。
中國與世界的和音
晚明時期進入中國的西方人利瑪竇很快就發現了中華文明在對外交往中的特點。他在日記中寫道:“在一個可以説其疆域廣闊無邊、人口不計其數的王國裏,儘管他們擁有裝備精良、可輕而易舉地征服臨近國家的陸軍和海軍,但不論國王還是他的人民,竟然都未想到去進行一場侵略戰爭。他們完全滿足於自己所擁有的東西,並不熱望著征服。在這方面,他們截然不同於歐洲人。”
絲綢之路是中外文明交流的典範和基石。西元前138年和前119年,漢武帝兩次派遣張騫出使西域。借此同西域各邦建立了廣泛聯繫,開通了陸上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早在漢朝就已發端,到了唐宋時期真正大盛。
1405年冬天,東北季風陡起,一支由208艘海船組成的中國歷史上最大的遠洋船隊從福建長樂港揚帆啟航,開始了人類航海史上規模空前的跨洋航行。
鄭和下西洋是海上絲綢之路發展的巔峰。整個船隊歷經太平洋、印度洋海域,遍訪三十余個邦國,所到之處會見國君、饋贈禮物、公平貿易……大明皇帝們在致各國君主的國書中屢屢宣示,中國願與遠近周邊一切邦國“共用太平之福”。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王瀚詩中的葡萄酒、夜光杯、琵琶,都與絲綢之路和文化交流相聯繫。實際上,文明之間的交流不僅使中國文明遠播世界,也大大豐富了古代中華文明。沿著絲綢之路,葡萄、芝麻(胡麻)、核桃(胡桃)、黃瓜(胡瓜)、西瓜進入了中國人的菜籃子;香料輸入後,立刻成為中國中上階層必不可少的用品。
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林被甸告訴《瞭望》新聞週刊記者:“世界歷史上的文化交流,絕大多數是在諸文明發展不均衡的態勢下展開的,這是正常的,但有意思的是,中國內部不缺少暴力,但在對外關係上,我國與西方有很大差異,即我國仍然是和平的。比如我們總是説大唐,這個大不是以大壓小的大,而是相容並包、海納百川的大。”
海上絲綢之路雖然讓中國與西方靠得更近,但是中西方依然沒有直接接觸的機會。現代西方航海和資本主義將東西方首次直接聯繫到了一起。
1498年,葡萄牙人達伽馬繞過好望角駛向亞洲,開拓了歐亞之間的海運事業。
中國商品的規模販運大大改變了歐洲人的生活。17、18世紀,西方諸國通過東印度公司大量輸入中國絲綢、茶葉和瓷器,引發了西方人對中國事物的一種狂熱愛好。每當中國的絲綢和瓷器運到,歐洲各國宮廷和王公貴族便紛紛前來爭購收藏。
19世紀初,以擁有中國絲綢為榮的時尚走向了衰落。工業革命中的歐洲人開始大力發展自己的絲織與瓷器業。至19世紀中葉,歐洲紡織工業最終將中國和印度的傳統手工業擠出了市場。
鴉片戰爭之後,中外文化呈現不對等的交流方式,中國人或仇洋,或崇洋,註冊商標也要有點洋味,商品有了洋名字似乎意味著高品質。
今天,中國製造出現在世界的各個角落,中國文化正在吸引越來越多人們的關注,孔子學院開遍世界各地,學生人數不斷增加。人們正在以新的眼光看待中國,而中國自身也以新的方式展現自己。
在北京奧運會上,全球204個國家和地區的體育代表團匯聚一堂,規模浩大的國際文化展演活動相繼舉行,這場世界文化的奧林匹克,將中華文明的核心價值——“和”——演繹到一個新的高度。在這場人類文化的大交流中,無時不洋溢著中國與世界的和音。
(文/《瞭望》新聞週刊記者 劉巍 張冉燃 王劍英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