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禮日——外國記者聚焦北京清真寺
新華網北京8月15日電(記者楊靜)星期五、主麻、牛街清真寺,這幾個關鍵字15日吸引了包括英國路透社、埃及國家電視臺、土耳其廣播電視公司等數家外國媒體趕來採訪。原本主麻日就熙熙攘攘、人頭簇擁的牛街清真寺此時在各路記者的“圍堵”下,儼然變成了一個新聞發布會現場。
十三點四十五分,55歲的埃及電視臺副臺長尤瑟利和他的採訪團成員們與數百名中國穆斯林一起虔誠地做主麻日聚禮。尤瑟利的腿不大方便,清真寺為他提供了一把舒服的椅子使他可以坐在椅子上進行禮拜。
尤瑟利此行的目的除了報道北京奧運會,還將把在北京的見聞制作成節目介紹給埃及觀眾。
尤瑟利說:“觀眾不僅關注奧運會,對于東道主國家的任何情況都感興趣。”尤瑟利相信對于中國的報道將會幫助他們提高電視臺的收視率。
尤瑟利和他的團隊20多人第一次來到中國,但報道奧運會卻不是第一次。“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棒極了。比以往任何一屆奧運會都精彩。”他說,“開幕式利用現代科技展示了中國的歷史和傳統。”
雖然已經不是年輕人了,尤瑟利依然精力充沛。他告訴記者自己每天都工作十幾個小時,“我們通過15個頻道轉播奧運會,中間還會播放一些關于中國和北京的介紹。”
“雖然中國和埃及有5個小時的時差,但是打開電視隨時都可以看到北京和奧運。”尤瑟利說。
作為來自伊斯蘭教國家的記者,除了奧運會,尤瑟利很想了解中國人的生活,特別是宗教生活。他說,當得知中國有2000多萬穆斯林時,他很驚訝,想象不出他們的禮拜場所是什麼樣的。
“超乎想象,”尤瑟利在做完禮拜後對記者說,“我原來以為中國的清真寺很小,只有很少人在做禮拜。但是你看這里,多麼漂亮的清真寺。幾百名穆斯林在寬敞的大殿里做禮拜。其中還有很多像我一樣的外國穆斯林。”
“我一定要把這一切介紹給那些不了解中國的人。”尤瑟利說。
尤瑟利在北京也遇到些“小麻煩”。他很怕熱,而相對于埃及來說北京夏天的濕度讓他有些不適應。“但是秋天已經來了,聽說這是北京最好的季節。”尤瑟利說。
牛街清真寺阿訇李書文對記者說,像尤瑟利和他的團隊一樣,希望通過奧運會了解中國的外國媒體不一定僅僅出現在奧運會場館區域。他們在報道賽事之余會有選擇地進行採訪。
李阿訇說,牛街清真寺是北京眾多清真寺的一個代表。作為北京最古老最著名的清真寺之一,從奧運會開幕到現在這里已經接待了近五十家外國新聞媒體採訪。特別是在主麻日,很多來自伊斯蘭教國家的媒體在清真寺里既能進行採訪,同時也完成了宗教功課。
用土耳其廣播電視公司記者穆罕默德的話說:“這叫‘一箭雙雕’。”
會說中文的穆罕默德是個虔誠的穆斯林,在採訪前他堅持先沐浴禮拜。他對記者說,他看到的中國穆斯林宗教活動非常自由,“他們有的是自己來,有的和家人一起來,互相見面友好地打招呼,人人臉上都挂著笑容。”
穆罕默德告訴記者,很多人來中國之前擔心飲食問題。因為中國不是伊斯蘭教國家,不知道是否有清真食品。來了以後才發現擔心是多余的。在這里可以吃到很多種類的清真食品。清真餐廳也是隨處可尋。
穆罕默德對記者說,他們正在做一個關于中國穆斯林和伊斯蘭教的專題片,“客觀正確地宣傳中國就是我們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