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8”——北京的“文化名片”

2008-08-04 13:44     來源:經濟日報     編輯:李丹

  與往屆奧運會期間設立的“瑞士屋”相比,最大規模的“瑞士屋”近日在北京798藝術區正式開工。奧運會期間,“瑞士屋”將作為瑞士官方活動場所接待政界、體育界名人,同時為宣傳國家形象,瑞士屋還對外免費開放。

 

  這只是北京798藝術區的一項活動。奧運會期間,北京798藝術區作為北京的一張“文化名片”,將舉辦上百個主題展覽,接待來自世界各國各地區的政要、奧運官員、教練員、運動員和新聞記者。

  北京798藝術區位于北京著名的“798工廠”,這里原是一個建于1954年的電子工業區。最具標志性的建築是鋸齒形屋頂的廠房,稱為“包豪斯風格”,即使用今天的眼光來看,這種鋸齒廠房的設計也很獨特;建築的窗子全都朝北,這樣就可以保證室內的光線均勻;廠房的屋頂是弧形的,叫“薄殼屋頂”,最薄的地方只有6厘米。

  2002年開始,一批藝術家開始租用這里的閒置廠房設立工作室。目前,廠區已有400余間藝術工作室、畫廊、文化公司、時尚店鋪,經常舉辦的展覽活動吸引了大量的參觀者和遊人,這里已經成為北京乃至中國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創意產業聚集區。

  為了迎接北京奧運會,全面提升798藝術區軟硬件環境,使參觀者更好地感受這里的文化魅力,2008年年初,朝陽區開始對798藝術區進行環境改造。根據新規劃,老化電線全部被拆除,電話線、電源線以及光纜等全部埋入地下;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建成的消防係統、監控係統等已全部升級;園區內新建10個停車場和一座敞開式立體坡道的7層停車樓,停車場分布在園區四周,車位可達1300余個;新設的206個指路牌,方便遊客在林立的廠房中找到參觀地點。

  為了提升園區的藝術氛圍,從密密匝匝的廠房中開辟出開闊地,建了包豪斯廣場、創意廣場、798廣場、酒吧廣場、雕塑廣場等12個總佔地面積近5000平方米的文化廣場。此外,還對內部的5條主路進行集中綠化,並在十字路口、道路轉彎處新建街頭綠化小品,種植了各類綠植和花卉。

  隨著文化藝術機構的不斷集聚,798藝術區已逐漸發展成為國內最大的以現當代藝術展示交易為核心的文化藝術園區,在國內外的影響力也不斷提升。在它的輻射帶動下,周邊已經逐步形成了酒廠國際藝術園區、一號地藝術園區、草場地藝術區、環鐵國際藝術區、索家村和費家村藝術村落等十余個文化藝術集聚園區。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