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綠色奧運

國家林業局:我國城市綠化覆蓋率已上升到36%

2008-08-22 17:54     來源:新華網綜合     編輯:楊笑

 

    8月22日,2008北京國際新聞中心舉行城市森林建設與人居環境改善新聞發佈會,國家林業局植樹造林司司長魏殿生介紹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圖為新聞發佈會現場。新華網 余申芳 攝

    “十一五”期間我國森林覆蓋率有望達到20%  

    國家林業局植樹造林司司長魏殿生在2008北京國際新聞中心舉行城市森林建設與人居環境改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基本遏制”和“森林覆蓋率達到20%”是“十一五”期間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奮鬥目標。

    魏殿生説到,中國政府歷來重視林業建設,為改善生態環境,拓寬人類生存發展空間,採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並取得了明顯成效。

    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我國相繼啟動了“三北”防護林,長江中上游防護林、沿海防護林、平原綠化等一系列林業生態工程,發起了全民義務植樹運動,開展了大規模植樹造林和森林恢復行動。20世紀末21世紀初,國家貫徹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走生産發展、生活富裕、生態文明之路,頒發了《關於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確立了以生態建設為主的林業發展戰略,進一步加大了生態建設力度。啟動實施了天然林資源保護、退耕還林、三北及長江流域防護林、京津風沙源治理、野生動植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區建設、速生豐産林建設等六大林業重點工程。適時調整生産關係,實行林權制度改革,進一步調動廣大人民群眾建設生態,發展林業的積極性。“十五”時期,全國共完成造林4.8億畝,年均造林近1億畝,全民義務植樹120億株,14.3億畝森林得到有效管護,累計減少森林資源消耗4.3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由16.55%提高到18.21%。實現了森林資源面積和蓄積雙增長。荒漠化土地從上世紀末年均擴張3436平方公里逆轉為每年縮減1283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積有所減少,局部地區的生物多樣性有所增加。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把“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基本遏制”和“森林覆蓋率達到20%”作為“十一五”期間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奮鬥目標。確立了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走以生態建設為主的林業可持續發展道路,建立以森林植被為主體、林草結合的國土生態安全體系,建設山川秀美的生態文明社會,大力保護、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資源,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做貢獻的發展思路。繼續推進林業生態工程建設和全民義務植樹運動,加強森林經營,提高森林品質,加強自然保護區、重要生態功能區和海岸帶的生態保護與管理,增強生物多樣性,促進自然生態恢復。

    魏殿生:我國城市綠化覆蓋率已上升到36%   

    魏殿生在發佈會上繼續説,我國城市綠化覆蓋率已上升到36%,同時為統籌城鄉發展,加快了村屯綠化、庭院綠化、通道綠化和荒山綠化步伐。

    2001年國務院頒發了《關於加強城市綠化建設的通知》,要求把城市綠化作為城市重要的基礎設施和城市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來推進。

    經過多年努力,目前,我國城市綠化覆蓋率已由2000年的28.15%上升到36%,每人平均公共綠地面積由2000年的6.52平方米增加到8.6平方米。全國已評選出“全國綠化模範城市(區)”36個,“國家森林城市”7個,“國家園林城市(區)”138個。

    為統籌城鄉發展,全面改善生態狀況和人居環境,國家林業局按照中央統一部署,成立了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領導小組,下發了林業推進新農村建設指導性文件,並與中央宣傳部、文明辦、全國綠委聯合開展“創綠色家園 建富裕新村”行動。各地以創綠色家園為切入點,加快了村屯綠化、庭院綠化、通道綠化和荒山綠化步伐,不僅發展了農村經濟,增加了農民收入,而且有效地改善了農村生態環境和農村人居環境。目前,我國山區農村林木覆蓋率均在30%以上;平原地區林木覆蓋率由新中國成立初期的2%提高到現在的15.7%,農田林網防護面積佔宜建林網農田面積的78%,平原地區村鎮綠化總面積達5032萬畝,每人平均公共綠地8.3平方米,路、溝渠、河流綠化率分別達到85%、56%、72%,“白天不見村莊、夜晚不見燈光,平原有森林,林內有糧倉”成為平原農村的真實寫照。

    鳳凰衛視記者:請問魏司長,聽説在奧運期間北京市為了控制林木病蟲害,使用了特別多的高科技,您能不能詳細談一下這方面的情況?謝謝!

    魏殿生:我願意回答鳳凰衛視這位朋友的提問。為了辦一屆高水準的奧運,特別是綠色奧運,我們確實在發展和保衛北京及其周邊的綠化成果上,採取了很多措施,也費了很多心思。

    北京地區近幾年發生了比較嚴重的美國白蛾蟲害。對美國白蛾,我們首先從北京市及其周邊的五個省市實行了聯防制度,利用了遙感技術,衛星資料和我們的網路平臺進行分析。在搞清蟲情發生趨勢和危害狀況的基礎上,我們也採取了一些先進的有效措施,其中就有生物防治措施,用繁殖小蜂來防治白蛾。還有利用輕量的飛機來噴灑沒有污染的生物製劑來抑制蟲口密度。

    第二,積極動員森防人員、當地群眾採取人工摘除網幕、人工器械噴灑生物藥劑等措施。經過努力和運用一些先進的技術,我們發現,今年美國白蛾和其他一些一般的病蟲害控制得非常成功。到目前為止,這個生長期已經快過去了,可以向各位記者朋友們講,今年的蟲害我們控制非常成功。我們看到到處都是綠樹蔥郁,沒有病蟲危害的跡象。這對保證綠色奧運的優良環境還是有效的。

    我國通過立法、獎懲制度等措施保障林業管護

    中國新聞社記者:剛才魏司長提到了一些數字,顯示林木的覆蓋率在快速的提升,咱們這邊有沒有一些措施使這些林木品質得到保障?使它長效的發揮生態功能?謝謝!

    魏殿生:你這個問題提的特別好。你關心這個問題,我們在實踐當中也特別重視這個問題。在我們幹林業這行,有一個行話叫做“三分種,七分管”。很多樹栽上以後,有些地方因為管護的問題不到位,也使綠化成效大打折扣。但是這些年來,我們加強了這方面的工作,特別是圍繞綠色奧運,我們花了很大力氣,取得了許多綠化新成果,我們一定要把它持續保護和發展起來。

    首先我們要加強立法,加強一些管護制度,這方面是非常嚴格的。要依法來管護,以制度來管人。

    第二,建立管護責任制,所有的樹、所有的綠地都有“主兒”,就是管護經營責任制的“主兒”,管護的責任他要承包下來。人要管住,防止破壞。牲畜也要管住,像採取封育措施、禁牧措施,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同時為了保護這個成果,我們加強了護林防火,病蟲害防治的基礎能力建設,其中也包括專業隊建設。

    第三,建立嚴格的獎懲制度,有獎有罰,成果保護得好的,有不同形式的獎勵;成果損害了,要依法追究責任,要給予嚴厲懲治,甚至是經濟調控。有的地方還採取更加嚴格的措施,就是把一個地方覆蓋率的增加、林子保護的好不好,列入到地方黨政領導幹部的考核指標體系,這是很嚴格的。

    當然還有一些其他措施,我就不一一説了。比如説樹木管護,日常管護是需要資金的,有些能落實一部分管護資金,有些落實不了,我們也採取社會領養、義務植樹,也可以包一片林木,每年交一些錢,我們雇人管護。這種形式也做了很長時間,也是有成效的。當然監督也是一個措施,輿論監督、群眾監督,我們有品質管理管護網路,就是監督網,群眾發現有破壞樹木的就舉報,舉報就嚴查,所以措施是綜合的。

      我國要強化森林植被建設 應對氣候變暖

    人民日報記者:剛才魏司長介紹,全球氣候變暖正在威脅著全人類的生存,請問中國的林業部門,在應對這個威脅,減緩氣候變化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謝謝!

    魏殿生:現在應對氣候變化已經是國際社會的一個共同責任了。氣候變暖的元兇之一就是二氧化碳濃度增高。抑制二氧化碳的增高,目前主要是兩個途徑,一個是工業減排,一個是生物吸碳。森林或者樹木就有這方面的獨特功能,它可以説是地球上的吸碳加工廠和儲碳庫,它能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科學家測算出來的數據,樹木每增長一立方米,就能吸收1.83噸二氧化碳,能釋放出1.63噸氧氣。據科學家公佈的數據,全球陸地生態系統儲存的碳總量是2.48萬億噸,其中有1.15萬億噸是儲存在森林中的,所以把森林叫儲碳庫。我們國家去年發佈的應對氣候國家方案,公佈的數據足以説明它的作用。就是1980年到2005年,這25年間,我們的森林吸收和固定的二氧化碳就達到51.1億噸。

    森林對於吸碳和固定二氧化碳有這麼大的作用,因此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京都議定書當中都規定,可以用一部分造林再造林吸碳進行減排。胡主席去年在澳大利亞的APEC會議上和今年在東京開的“G8+5”會議上,都談到了森林的固碳作用。所以説,我們要強化森林植被建設,第一,進一步明確了森林覆蓋率的增長目標,提出到2010年使森林覆蓋率提高到20%。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們不斷地加大林業建設、森林植被恢復的力度,繼續搞好林業的幾大重點工程,繼續堅持和實施好全民義務植樹。

    第二,要把森林經營、提升森林品質和林地生産力都放在突出的位置來抓。

    第三,積極參與國際化進程,推動國際合作,合力發揮林業作用,抑制氣候變暖。

    第四,我們根據胡錦濤主席在APEC會議上的倡議,我國與美國、澳大利亞三方聯合,積極籌建亞太地區森林恢復和可持續管理網路。

    第五,我們積極實施京都議定書框架之下的CDM造林再造林項目,我們在廣西已經成功實施了全球第一個CDM機制下的碳匯項目。同時正在雲南、四川、內蒙繼續開展這方面的項目。

    第六,我們積極開發林業生物質能源,也叫可持續清潔能源,搞能源林建設,我們已經在近10個省建設能源林示範基地,通過示範基地建設,一年搞100萬畝,現在已經實施兩年了。

    此外,建立綠色碳基金。我們的一些企業、社團、個人,為了盡社會責任,他們拿一部分資金加入到綠色碳基金裏面來,然後對自己的排放做一些補償,造一部分林來吸碳,以示對排放的補償。很多企業都加入綠色碳基金了,例如中石油從去年開始,每年拿出2.2億人民幣,建立綠色碳基金,建設能源林碳匯林。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精彩圖片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