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帶奧運讓世界變得更小

2008-08-17 20:50     來源:光明日報     編輯:楊笑
    此次奧運會首次提出“寬帶奧運”,令人對現代技術充滿期待。事實證明,技術的力量,讓世界變小了,在中國發生的奧運故事第一時間傳到了世界各地,讓全世界人民分享奧運的激情和感動。中國網通為此提供了強大技術保障。

    開幕式是信息流動最密集的時候,也是對通信設施考驗最嚴峻的時候。全球40億觀眾所看到的電視畫面都是由中國網通的網絡傳出的;開幕式上幾乎所有的新聞圖片和稿件,也都是通過中國網通傳遞到全世界的。此次奧運會還首開網絡視頻直播的先河,僅我國國內就有3200萬網民在網上收看了開幕式,而8月8日當天,奧運官方網站互聯網流量是平時的10倍以上。

    考慮到如此“洶涌澎湃”的信息量,中國網通通過20條海纜和穗港、中俄陸纜傳遞盛況,同時根據媒體客戶天地互備的通信需求,通過15副衛星天線、28個載波,向全世界傳送節目530小時25分鐘。值得一提的是,網通還向媒體記者提供首次開發應用的奧運寬帶卡,並在看臺上提供了1108個奧運寬帶卡坐席,深受廣大記者的歡迎。根據統計,最多時有180名記者同時在線使用奧運寬帶卡傳送新聞。

    網通專門為奧運會建立了奧運專用互聯網,這個專用互聯網除了原來的220G國際出口的帶寬之外,又新開放了四個方向,北美方向、日本方向、歐洲方向和東南亞方向,各個方向又增開了10個155M的出口,增強了專網“主幹道”的通行能力,網路上的所有照片和文字等信息都能快速傳到目的地。

    互聯網沒出現速率慢或者阻塞的另一個原因是“分流”工作做得好。中國網通集團奧運總指揮趙繼東分析,這是奧運會第一次提供基于VLAN(虛擬局域網)的多媒體實時傳送服務。在北京31個場館里,VLAN為美聯社、法新社、路透社、新華社、蓋蒂圖片社五家通訊社服務,實現各通訊社的圖片即拍即傳、新聞報道的實時發送以及日常的網上辦公,這所有流量都從一個專用網絡流出,而每個場館的每個專用網絡都是1G的帶寬,保證了大容量信息的快速暢通傳送。

    美聯社記者使用了奧體中心場館群的VLAN服務後,頻頻向中國網通工程師點頭稱讚說:“中國網通VLAN項目的技術水平和工程人員的服務,都是一流的。奧運沒結束,你們已經預先得到了一塊金牌。”(記者 張玉玲)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