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科技奧運

科技伴奧運同行

2008-08-04 13:53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李丹

  今天世界上很少有人對奧運會無動於衷,因為它幾乎容納了人類全部的天性和所有的情感。回望早期的奧運會,要説有“恍若隔世”之感的確毫不誇張。我們恰好可以從體育這個特殊的尺度上,看到一個“世紀”的距離到底有多遠。而帶來這一“天壤之別”的主因,便是現代科技的發展。

 

  如果説體育技術有高下之分的話,鑒別標準應該是符不符合科學原理。人雖然貴為萬物之靈,但人體的一切運動卻必須遵循基本的力學規律。譬如,隨著跨越式、剪式、滾式、俯臥式跳高的演進,身體重心升起同樣高度卻可以越過更高的橫桿,到了福斯貝裏發明“背越式”,運動員的重心甚至可以從橫桿下鑽過去,既往跳高的大部分經驗從此一筆勾銷。體育器械的運動更是力學定律最直觀的演示,標槍滑翔性的提高帶來成績的不斷刷新,但霍恩把標槍投擲到104米開外而威脅到賽場安全時,科學又能“略施小計”將標槍重心前移4釐米而“勒住”投擲的“韁繩”。體育技術的每一項進步,無不伴隨著對運動力學更深刻的理解和應用,從而改變著體育競賽的形態和面貌。

  人類文明因勞動使用的材料而劃分為石器時代、青銅器時代和鐵器時代,奧運百年間體育器械材料的變革同樣具有劃時代意義,一個經典的例證是撐竿跳高的變遷。當竹竿、金屬竿取代木竿,撐竿跳高的成績節節攀升。待到輕巧而富有彈性的玻璃纖維、碳纖維竿問世後,撐竿跳高成績有了更大的突破。新材料給體育運動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對時間和距離的準確計量是體育運動“可比性”的基礎。1896年第一屆雅典奧運會上使用的手動馬表,百米賽的計時誤差達0.2至0.5秒,相當於2米到5米的距離。今天終點線上的攝像儀能通過每秒2000次的縫隙掃描,將計時精度提高到千分之一秒。測量投擲、跳遠距離的皮尺、鋼卷尺也早已送進歷史博物館,鐳射測距儀能暫態判讀出比賽成績。各種新穎的光電儀器在賽場上層出迭見,使運動數據的粗放式測量變得日益快捷、精準和可靠。

  運動員的“行頭裝束”有著鮮明的時代印記。奧運會初創的年代,選手們在賽場上都身著便裝。經過百年嬗變,運動服已成為服裝行業的“獨立王國”,2000年雪梨奧運會上,澳大利亞選手弗裏曼穿著被稱為“第二層皮膚”的連體運動衣奪得400米跑金牌,她體驗到了一種“切入空氣”的欣快。號稱“魚雷”的泳壇名將索普身穿“鯊魚皮”在400米自由泳中一路領先。現代體育防護用具則從頭到腳,一直“武裝到了牙齒”。高科技新型材料和人體工程學、運動力學的結合,共同打造了體育健兒的披掛、戰靴和征衣。

  電腦作為高科技的基本工具,對體育運動的影響已無孔不入。1982年,美國隊就將中國女排歷次比賽的影像資料輸入電腦並分析出“戰術弱點”,使中國姑娘進攻一度受挫。而運動員對自己的技術動作往往“當局者迷”,教練員也很難用肉眼辨別清楚,“電腦診斷”卻能定量分析出一招一式的缺陷。電腦遠端監控可以根據賽場採集的數據在萬里之外“運籌帷幄”;新動作的設計往往先在電腦上構思和演算,充分論證可行性和必要條件。至於科學制定訓練負荷,查閱世界優秀選手和經典賽事的檔案資料,更是電腦的“家常便飯”。

  對百年奧運的撫今追昔,足以使人相信,沒有科技,奧運會成不了今天的氣候。離開科技,體育將陷入原始和癱瘓。在體育運動成績日益逼近人類極限的今天,從某種意義上説,體育的競爭就是高科技的競爭,“技不如人”,也許首先是“科技不如人”。而科技和體育的“共生關係”,將繼續伴隨奧運會走向明天。

  (摘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奧運中的科技之光》,趙致真著)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