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圖:探訪奧運會場館 北工大最溫情北大最袖珍

2008-08-01 12:42     來源:新華網     編輯:李丹

  隨著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臨近,各種設計新穎的奧運體育場館拔地而起,它們集古老文明與現代風採于一身,正靜候精彩好戲上場。
  

  最溫情——北京工業大學體育館

組圖:探訪奧運會場館 北工大最溫情北大最袖珍


北京工業大學體育館內部

  建築本身並無感情,但人們在使用建築空間的同時,還不自覺地進行著情感交流,從而使得建築也被賦予了感情。承擔著羽毛球和藝術體操比賽任務的北京工業大學體育館,就是這樣一座被溫情包圍著奧運場館。

  8月9日至8月17日,羽毛球比賽將率先在此舉行。中國羽毛球軍團中,林丹、謝杏芳這對“世界頭號情侶”將攜手向奧運金牌發起衝擊。而張潔雯與鐘騰福這對異國情侶檔,也將代表各自的國家,努力實現兩人共同的奧運夢想。羽毛球比賽結束之後,這座多功能的體育館將在3天時間之內完成“大變身”,迎接藝術體操美女的精彩亮相。而對于中國羽毛球隊的總教頭李永波與他的夫人、體操運動管理中心藝術體操部部長謝穎來說,兩人的“職責”也隨著場地的轉變而完成替換。羽毛球比賽中率領隊伍爭金奪銀的李永波,將變身為一名專業的助威團成員。而主管藝術體操的謝穎,則將接過丈夫的“接力棒”,力爭帶領隊員們在奧運賽場取得新的突破。

   最袖珍——北京大學體育館

組圖:探訪奧運會場館 北工大最溫情北大最袖珍


北京大學體育館

  乒乓球當屬奧運會上最小的比賽用球,巧合的是,坐落于北京大學校園內的乒乓球館,也是所有奧運場館中最袖珍的體育館。

  這座以“旋轉乒乓球”和“中國脊”為造型的場館,比賽場地長47m,寬39.5m,可以布置8張乒乓球臺進行比賽。而放入活動座椅之後,賽場變換為長27m,寬20m,可以布置2張乒乓球臺進行決賽。

  不過,袖珍歸袖珍,北京大學體育館可是世界上首座專為乒乓球比賽而建造的體育館。場館內燈光照明絕不會出現眩光,保證運動員比賽時不受環境影響;通風空調風速也嚴格控制在0.2米/秒之內,這些苛刻的要求都在這座專業化的體育館中首次得到體現。8月13日至23日,這里將見證“國球”軍團再次登上奧運最高領獎臺。

   最“領先”——北京射擊館

組圖:探訪奧運會場館 北工大最溫情北大最袖珍


北京射擊館

  8月9日上午,女子十米氣步槍是最有可能誕生第一枚金牌的項目,而射擊館也極有可能因此成為最早產生金牌的奧運場館。殊不知,這已經不是射擊館第一次處于“領先”位置。2007年7月28日,國家體育總局向射擊運動管理中心交付了象徵使用北京射擊館的金鑰匙,射擊館也就此成為奧運會31個新建場館中首個驗收交付的場館。

  遠遠望去,北京射擊場館宛若一張巨弓,走入其間,它那雙層樓面和“零柱子”的無障礙設計,又無處不體現著科技奧運、人文奧運的理念。

  在這個目前國內規模最大、靶位數最多、項目最全的全天候射擊比賽場館中,各路頂尖射手將為15枚金牌展開激烈角逐。

   最天然——鐵人三項賽場

組圖:探訪奧運會場館 北工大最溫情北大最袖珍


鐵人三項賽場效果圖

  天然遊泳池波光粼粼,抬頭即見翠綠蔥鬱的層峰疊嶂;綠樹成蔭的長跑賽道和自行車道,倣佛置身天然氧吧之中。難怪連國際鐵聯的官方網站,也以“世界上最親近大自然的場地”予以讚賞。

  北京奧運會鐵人三項賽場是一座臨建場館,位于北京市昌平區的十三陵水庫,距離北京城區約40公里。按照設計者所設計的線路,參加比賽的運動員們首先要在水庫大壩前的水域遊上1500米,上岸後換自行車繞著景區公路進行40公里的騎行,然後再回到轉換區更換裝備,完成10公里的長跑。  

  為了讓觀眾更好地欣賞比賽,設計人員很人性化地將轉換區設在觀眾看臺前,這樣運動員在完成自行車和跑步賽段時,將分別在觀眾面前出現6次和4次,其中包括最後的精彩衝刺。而萬張觀眾座椅則設立于水庫壩坡之上,這里不但看比賽視角好,而且可以正面欣賞水庫全貌,真正做到觀賽賞景兩面俱到。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