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至上--北京力爭成為服務奧運宣傳奧運的典范
北京奧運開啟大幕的日子越來越近。為了使奧運會辦得更精彩,讓全世界人民共享奧運帶來的歡樂,讓奧林匹克精神更加深入人心,主辦方奉行“細節至上”的原則,為全球媒體提供周到的全方位服務。
服務媒體細致入微
21000多名注冊記者、5000多非注冊記者,中國、北京,在奧運周期成為全球媒體焦點所在。挑剔的目光,將考驗媒體服務工作的每一個細節。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的細節,共同詮釋著媒體服務的原則和宗旨。
不過對于那些已經在機場體驗“奧運綠色通道”快捷通關服務、在奧運新聞中心和廣播中心得到豐富信息、在媒體村體會到舒適住宿的記者來說,他們已經享受到“服務媒體就是服務奧運,善待媒體就是善待觀眾”理念的成果。
北京在《北京奧運會申辦報告》中承諾將為媒體提供一流的工作、生活條件和交通服務,以確保記者快速、高效、成功地報道奧運會。在採訪報道中,記者將享有充分的自由。在工作中,中國政府和北京奧組委遵循國際慣例,不但承諾在奧運會開幕前一一得到實現,並在最後時刻日臻完美。
奧運會主新聞中心和國際廣播中心,以及服務于非注冊媒體記者的2008北京國際新聞中心,早在7月8日正式“開張”,25日進入了24小時運行階段。三個媒體服務中心,不但按照慣例提供賽事綜合信息終端、賽事電視直播、各類信息服務外,還設置多達90余種世界報刊的報刊亭、圖書館以及各種資料展示臺,組織高頻次、多主題的新聞發布,安排豐富多彩的媒體集體參觀採訪活動,為媒體記者提供新聞信息和精彩的報道題材。主新聞中心還提供各種特色生活服務,比如中國式頸肩按摩、理發、健身房等,讓記者工作之余能夠休息放松。
許多服務創新也惠及記者。實現“科技奧運”的北京奧運會將是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寬帶奧運會”,也是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無線通訊的奧運會。媒體可在北京奧運會期間享受到無線接入INFO係統的服務,組織者還第一次全面提供高清信號的電視轉播。“從幹凈到幹凈”的安保方案讓記者在下榻酒店的班車站實行安檢後上車,班車直接進入賽場,不需要重復安檢,大大減少往屆奧運會人流高峰期的擁堵,受到了歐美日本等很多媒體的稱讚。
奧運史上最大單體媒體村綠色家園媒體村和可徒步到達“鳥巢”、“水立方”等奧運核心場館群及主新聞中心、國際電視廣播中心的匯園公寓是按照星級標準配置的房間,每位記者都有自己獨立的臥室,空調、冰箱生活設備齊全,每個村內提供24小時餐飲。許多細節更體現了組織者對記者的關懷:每個記者的房間都擺放著漂亮的裝飾畫、熊貓玩具手里拿著“村長”的歡迎信、每位記者的床上都放著一個裝有防曬霜、地圖和筆記本的,印有北京奧運會會徽的漂亮背包。
但對決心舉辦一屆“有特色、高水平”奧運會的組織者來說,對細節和完美的追求是沒有止境的。隨著在奧運會主新聞中心工作的記者日益增多,室內溫度的變化都在組織者考慮之內。一位主新聞中心工作人員說,他們要時刻根據人數變化對室內溫度進行調節,保證舒適環境。
而在國際廣播中心,運行團隊秘書長楊濱源介紹說,為了保證眾多持權轉播商轉播順暢,一次大規模、全面而細致的電力測試在倒計時10天前進行,大規模的消防疏散演練將接著“上演”。
已經獲得眾多記者好評的媒體村依然在不斷完善工作。匯園媒體村主任趙惠芝在記者吃早餐時還在詢問有什麼可以改進的地方。“只要是記者提出的合理要求,我們全都會盡力滿足,”她說。當有記者提出為了節約資源和人力,不一定每日都換床單時,她很認真地記下了。
傳播奧運不遺余力
來自北京市八一中學的白雪驕傲地向記者展示韓國前總統盧武鉉寄給她的信件。這位普通的中國學生以“保護環境,節約能源,防止全球氣候變暖”為主題,給許多國家領導人寫信,希望他們寄回簽名或照片,在奧運期間展出,現在她已經得到了30多份回信。
如果沒有奧運會,沒有“綠色奧運”的理念,白雪不會被激發出這樣的靈感,她是眾多為奧運會傾注熱情的中國青少年中的一員。2005年,教育部和北京奧組委共同啟動《“北京2008”中小學生奧林匹克教育計劃》,讓中國4億青少年學習奧林匹克知識,了解奧林匹克精神。
為了能讓奧林匹克精神從概念變成孩子們的切身體會,許多學校採取各種容易被青少年接受的形式進行教育,比如羊坊店中心小學每年舉辦模擬奧運會;花家地實驗小學構建了“一班一國(地區)”模式,每個班自己選定代表國家(地區),了解該國(地區)的歷史文化、風土人情,在學校組織的奧運教育活動中以這個國家(地區)的身份出現;北京市九中挂上北京奧運會倒計時鐘,時刻提醒著師生們距奧運會開幕還有多少天。
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欣慰地說,這不但是北京奧運會的重要文化財富,也是奧林匹克精神傳播的歷史性突破。。
奧林匹克宣傳不但走進課堂,也走進了社區。各種形式的奧運宣講團走進社區普及奧運知識,各個社區也自發舉辦活動。北京市宣武區“08”環境辦在轄區設立10多個“共享奧運,志願社區”的奧運知識宣傳點、九三學社“奧運宣傳進社區”活動在北京崇文區天壇街道金魚池社區啟動。
諸多奧運知識競賽和宣傳出現在報紙、網絡、電臺和電視臺上,讓人們在茶余飯後、上下班路上、乘坐出租車時都沉浸在奧運的氣氛中,參與到了解奧運的活動中。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舉辦的知識競賽覆蓋上百個國家和地區,把北京奧運會向全球廣泛介紹,並將獲獎者請到中國親身體驗奧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