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理財寶典:獨具慧眼識藏品

2008-08-16 08:40     來源:解放日報     編輯:董潔
   從2005年11月11日北京奧運吉祥物揭曉起,迄今奧組委已經推出11大類40小類7000多個品種的紀念品和商品,為歷屆奧運會紀念品之最。從中外展示的奧運收藏品可見,凡是和奧運相關的都能收藏,但林林總總的奧運紀念品和商品都要收藏,顯然不可能。而且哪些藏品升值空間大,還是頗有講究的。

    奧運藏品主要分三大類:奧林匹克集郵、奧林匹克紀念幣收藏和奧林匹克紀念品收藏。奧林匹克紀念品收藏是指收集與奧林匹克運動相關的各種有紀念意義的物品,除郵品和紀念幣外,其他物品幾乎均包括在內,主要有奧運會的獎牌、火炬、紀念牌、鑰匙扣、證章、身份證、宣傳畫、比賽秩序冊、成績冊、指南手冊、服裝、器材、隊旗、會徽、吉祥物、徽章、門票乃至帶有奧林匹克標誌的包裝品等。

    專家介紹,郵品是最大眾化的奧運藏品。紀念幣、紀念章是最宜長線投資的奧運藏品。需要注意的是,奧運題材金銀紀念幣、章,通常都附有紀念證書,購買時一定要配套齊全,否則出手時會打折扣;另外像奧運會徽金銀紀念章一對,其證書上號碼相同者市場價格要高於不同者。

    奧運徽章是最具人氣和國際化的奧運藏品。就2008北京奧運徽章來説,不限量品種收藏價值不高,但贊助商徽章數量非常少且市面上難以買到,升值潛力很大。除此之外,限量版徽章、可口可樂奧運徽章也被收藏界看好。

    門票是最有挑戰性的奧運藏品。若能集齊北京奧運所有場館的門票,也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收藏專題。其中奧運開幕式、閉幕式的入場券最為珍貴,其次是單項賽事的比賽套票,奧運期間相關活動的請柬的收藏價值也很高。

    出版物是最容易被忽視的奧運藏品。奧運期間出版的各種專題報刊、套報、號外、期刊也要關注,目前早年出版且印有珍貴圖片的奧運報刊正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步升值。

    專家建議,奧運紀念品可以收藏貴金屬産品但也不要忽視大眾化産品。如果經濟條件有限,收藏奧運紀念品不妨另辟蹊徑,奧運海報、門票、相關主題電話卡甚至報紙號外等都是不錯的選擇。每一屆奧運會的會徽和吉祥物的衍生藏品,都是收藏迷們爭相收藏的目標。

    在奧運藏品中,有關奧運的專業圖書、報刊因有歷史價值,顯得尤為重要。如《第一屆奧運會》外文畫冊,曾用希臘文、法文、英文再版過多次,畫冊圖文並茂,記錄詳盡。從這份珍貴的史料可以看到古代奧運會的景象。
 
     現狀:各類藏品喜升值

     奧運藏品升值,貴金屬最彰顯。所謂貴金屬,主要是指金、銀材料。

    “今年二三月份,中行曾經代銷奧運純金紀念章,這組奧運純金紀念章3枚一套,每枚紀念章重880克,在全球僅發行29套,發行價87萬元。當時我的一個客戶購買了一套。結果到4月份,代理髮行這套奧運純金紀念章的公司有人開價100萬元要回收。僅僅一個月,這套紀念章就增值14.9%。”羅毅告訴記者。

    大幅飆升的奧運貴金屬藏品,不止這款純金紀念章:

    2001年7月中國人民銀行“慶祝北京申奧成功紀念幣”的發行價為220元,目前市場成交價約1700元;

    2005年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發行的吉祥物紀念金章零售價在3000元左右,而目前的市場價格為8000多元;

    5盎司的奧運金幣,發行量只有2008枚,發行價是5.6萬元,現在的市場價已經是10.4萬元;

    2005年發行的北京奧運題材金條,到今年5根金條已經全部發行完畢,5根金條拼在一起成為一條金龍。據了解,第一根金條的最低零售價135元/克,第二根金條的最低零售價156元/克,五根金條的每克平均價為200元左右,但目前收藏市場上,這五根金條的價格已經達到400元/克。

    羅毅分析,奧運貴金屬藏品身價倍增,同國人的價值觀有關。在國人的投資觀念中,實物金銀是保險資産,由於其本身的稀缺性和具有一般等價物的特徵,使其具有抗跌保值升值特性。而奧運元素的加入給貴金屬添加了新的價值。從歷史上看,奧運會發行的貴金屬紀念品稀少,物以稀為貴,北京奧運發行的貴金屬紀念品由此價值更增。

    奧運郵品身價也扶搖直上,價格上漲幾倍至十幾倍不等,成為近期郵市的領頭羊,成交踴躍。2001年發行的“北京申奧成功”小版張目前市價在50元左右,是面值的5倍有餘。2005年發行的“奧運吉祥物”小版張面值9.6元,目前市價90元。“奧運會徽”小版張價格在110元左右。2007年8月8日發行的“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郵資明信片,一度身價曾上升到120元,經過幾次震蕩調整,目前的市場價也在20元-30元。

    還記得讓市場打破頭的奧運紀念鈔嗎?這張10元面值的紀念鈔如今在網上炒賣價已達1000元。最令人想不到的是:一些當初不花錢或只要花很少錢的奧運藏品,如今也備受追捧,如2001年7月13日各大報紙申奧成功的號外,目前市價已達幾十甚至幾百元。 (文/解放日報)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