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輝,被譽為澳大利亞“跳水之父”
年輕時的童輝曾經取得過輝煌的戰績。上世紀80年代,他曾多次獲得跳水世界冠軍,並被美國《游泳世界》雜誌評為1987年度世界最佳男子跳水運動員。退役後不久,童輝受邀到加拿大一家跳水俱樂部執教。2001年他來到澳大利亞,擔任跳水隊總教練。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童輝帶領的隊員錢德勒 紐貝裏在女子10米跳臺上戰勝了中國名將勞麗詩,為澳大利亞奪得金牌。同時澳大利亞跳水隊還創造了7人參賽6人奪牌的歷史,童輝因此被澳媒體譽為“澳大利亞跳水之父”。
童輝
在談到澳大利亞跳水隊備戰奧運的情況時,童輝説,即將於8月4日啟程去參加奧運會的澳大利亞跳水隊共由9名運動員組成,其中包括一名華裔隊員伍立群。雖然澳大利亞跳水隊的總體水準與中國、加拿大和俄羅斯等強隊略有差距,但澳在女子跳臺和雙人跳臺等項目上仍有拿獎牌的實力。
童輝説,澳大利亞沒有專業運動員體制,跳水選手全是業餘的。澳大利亞人對體育都有一種狂熱的愛好,喜歡體育運動。然而,因為澳國民主要是喜歡足球、板球和橄欖球等比較激烈的競技性運動和游泳、帆船等力量型運動,像跳水這樣技巧性比較強的運動,要找到比較合適的運動員就很困難。跳水選手一旦投身這個運動,一般都要作出很大的犧牲,沒有頑強拼搏和為理想奮鬥的精神是堅持不下來的。
澳大利亞跳水隊在近兩屆奧運會上表現得越來越好,在2000年雪梨奧運會獲得兩枚銅牌,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則獲得了1金4銀4銅。這與像童輝這樣的優秀華裔教練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記者問童輝,他作為中國培養出來的優秀運動員,曾為中國體育事業爭光添彩,但現在又帶領外國選手到北京與中國隊爭奪金牌,對這種人生角色的轉換他有何感想和看法?
童輝説,中國退役運動員到外國執教,證明中國體育的強大,同時也促進了世界體育的發展。在中國打開國門後,的確有一大批優秀人才到西方工作和生活,但他們在西方也學到了許多中國沒有的東西,同時促進了東西方之間的交流。他主張不要狹隘 地看待海外華人運動員和教練員與中國隊爭奪獎牌的問題,不要把民族主義的旗幟頂在頭上。體育比賽需要交流和取長補短,而且比賽只是個人之間的競技,不應摻雜政治因素,更沒必要拿民族感情來指責這些在海外發展的華人運動員和教練。
“中國人走到哪都是中國人,他們既吸收異域文化,同時又保留和傳播中國文化和文明,這有什麼不好呢?”童輝説。
對於奧運會在北京舉辦,在國外已經生活了近2 0年的童輝説,他在國外生活時間比較長,深感西方多數人對中國的了解不深,甚至有誤解和偏見。許多西方人只知道中國的製造業發達,經濟增長迅速,但對中國的文化、民族傳統和體育發展,了解不多,因此他覺得在北京舉辦一屆有影響力的奧運會,“是讓世界全面和深入了解中國的一個極好的機會”。 (本網駐堪培拉記者江亞平 編輯:劉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