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祖國的懷抱,就沒有臺灣的自豪
來源:台灣網
2018年03月05日 09:22:00A
位於臺北“228公園”的臺灣博物館內陳列著一面藍地黃虎旗,這是123年前“臺灣民主國”的“國旗”,它記錄著臺灣人民心向祖國戮力抵抗日本侵略的苦難歷史。
1895年4月17日,李鴻章代表甲午戰敗的清朝政府在日本下關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割讓臺灣、澎湖及遼東半島給日本。消息傳來,全臺震撼,要求朝廷取消和約。因為條約損害其他列強在華利益,引起不滿,俄、德、法出面干涉,日本有條件歸還了遼東半島。面對國際干涉未能如願的情況,臺灣士紳又展開新一輪自救運動。此時,一直覬覦臺灣的法國表示:“為清國爭回土地難,為臺灣保臺則易,必須臺灣自立,有自主之權”,承諾“臺灣能自立,可保護”。
5月23日,“臺灣民主國自主宣言”發佈,“吾臺民,誓不服倭,與其事敵,寧願戰死。爰經會議決定,臺灣全島自立,改建民主之國,官吏皆由民選,一切政務從公處置”。5月25日,“臺灣民主國”舉行“建國”典禮,臺灣巡撫唐景崧為總統,置“藍地黃虎旗”為“國旗”。然而,這個風雨飄搖中誕生的“臺灣民主國”並沒有得各國的承認,也沒有得到列強們一槍一彈的援助,那個承諾“臺灣能自立,可保護”的老牌殖民者法國,在日本進攻臺灣之時更沒有一兵一卒增援臺灣。5月29日,日軍在臺北澳底登陸,攻擊臺灣大幕拉開。6月1日,日軍越過三貂嶺,俯視基隆港。3日,日軍佔領基隆,攻佔獅球嶺炮臺,臺北門戶洞開。4日,唐景崧乘德商輪船逃亡廈門。
“臺灣民主國”的“國旗”藍地黃虎旗有記載的一共有三面,“臺北旗”懸挂于臺北“總統府”,“淡水旗”懸挂于淡水海關,“基隆旗”懸挂于獅球嶺炮臺。“淡水旗、臺北旗”己無從查尋,“基隆旗”被作為戰利品送往日本國內,後也不知所終。我們現在臺北博物館看到的,是1909年日本畫家高橋雲亭在東京臨摹“基隆旗”的繪本。高橋臨摹得非常認真,當年被炮火毀損的痕跡都真實地呈現出來。
“臺灣民主國”的歷史是短暫的,從5月25日成立,到6月4日唐景崧倉皇內渡,不過十日之久。即使算上劉永福6月26日在臺南被推為“第二任總統”,到10月19日劉永福抵抗失敗撤退廈門,也不過150多天。
“臺灣民主國”是壯烈的,它為抵抗日本侵略而生,在日本殖民者的炮火中而亡。在這短暫的5個月裏,它動員了臺灣士紳官民為臺灣不落入殖民者的虎口而戰鬥。從北部的客家義軍到東部的少數民族戰士,他們與劉永福的“黑旗軍”一起,給予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擊。率兵在澳底登陸、指揮攻佔基隆、騎馬進入臺北城、命令部隊焚燬三硤街市,雙手沾滿臺灣人民鮮血的日軍近衛師團長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就是被抗日義軍擊傷而亡的。
有人稱“臺灣民主國”是“東亞第一個民主國”,甚至稱之為“臺灣意識”的起點。這是昧于歷史真實的別有用心。恰恰相反的是,“臺灣民主國”的成立,是臺灣士紳官民心向祖國、抵抗日本佔領的象徵。是臺灣爭取西方列強介入、阻止日本侵略臺灣的一個抗日部署。
“臺灣民主國”失敗了,這是由當時的歷史條件決定的。這個在臺灣激情上演的劇情,只是近代中國遭遇列強侵略中的一個小插曲而己。它也不斷地告訴我們,沒有祖國的強大,離開祖國懷抱,臺灣終究只是個棄兒。
臺灣割讓給日本,源於中國甲午戰敗,而甲午戰敗則是近代中國腐朽落後的必然結果。臺灣士紳在抗日過程中寄希望西方列強干預,也只能是提油救火,未蒙其利定遭其害。當年,俄法德三國干涉還遼,並非列強主持公道,而是為了維護本國在華利益。十年後日俄在遼東旅順的狗咬狗戰爭,就是例證。而法國的出兵承諾更是暴露了法國妄圖佔領臺灣的野心。1884年中法戰爭中,法艦進攻臺灣,被中國軍民擊退,但法國想佔領臺灣的野心一直未滅,甚至,日本佔領臺灣後,因治理困難,都計劃把臺灣賣給法國。所以,要列強付出大於所得利益的風險來幫助保衛臺灣,是多麼幼稚的想法?
當年,清廷甲午戰敗,使臺灣走進了離開祖國懷抱被日本殖民的歷史。今天,面對強大起來的祖國的召喚,臺灣又面臨一個歷史窗口。當年,臺灣為了留在祖國懷抱,而上演了一齣“臺灣民主國”的假戲,而現在島內有人卻想唱一齣“臺獨”的真戲,而“臺獨”們的心理支撐竟然是美日支援保護。歷史發展到今天,但帝國主義的本質並沒有改變。當年“三國干涉還遼”是俄法德的國家利益決定的,法國承諾保護而沒有出兵更是利益使然。今天,在中美競爭態勢加劇的情況下,臺灣當然地成為美國遏制中國一顆棋子。美國售臺武器,是收保護費升高兩岸對抗遏制大陸,還是為了提高臺灣防衛能力?“美臺軍艦互停”“臺灣旅行法”如果實施,臺灣能在中美關係倒退,兩岸敵意升高中得到什麼?更為重要的是,臺美觸碰大陸底線,逼迫大陸啟動《反分裂國家法》,美國真能出兵保護“臺獨”嗎?就大陸的實力和決心,美國又能保護得了你們嗎?
近代臺灣是苦難的,它是近代中國苦難的一部分。臺灣人有悲情,他應該匯入“中國人民站起來的了”吼聲中。寄希望美日保護,只能是他們一顆隨手拈來的棋子。
歷史會再次證明,回歸祖國,才能成就臺灣的自豪。(台灣網特約作者:且十)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趙靜
相關推薦
-
美國的自私,臺灣的惡夢
02月09日 -
何為“臺灣價值”?去看看臺南學甲海邊的白礁亭吧
02月01日 -
恐懼“金馬獎”的“國軍”能為“臺獨”而戰嗎?
01月18日 -
2018年,開啟“兩岸都是中國人”模式
01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