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筆會”漸成兩岸民間文化交流品牌
圖為臺灣畫家蔡俊章(右一)、臺灣《旺報》總編輯王綽中(中)等人在會見中交流。 洪堅鵬 攝
中新網三亞12月9日電 (記者 關向東 洪堅鵬)“兩岸關係目前正處於嚴峻階段,臺灣出現文化‘去中國化’的現象。兩岸關係應該要紮下去,多做文化交流,共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12月9日晚,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葉克冬在海南三亞,會見參加兩岸筆會的兩岸四地文化名流時説。
78位來自兩岸和港澳地區的文化名流歡聚海南三亞,未來五天共同參加2016第三屆兩岸筆會。
兩岸筆會由民間文化機構——海峽兩岸(海南)文化交流聯合會(下稱海文會)于2014年發起,此前先後在海南、臺灣舉辦兩屆。2014年,王蒙、韓少功、何家英、路懷中、郭楓、季季、陳顯棟等兩岸及港澳名流應邀出席首屆筆會。
海文會會長張松林介紹説:“海文會剛成立時沒有財政經費,更沒有什麼名氣。我們白天跑、晚上談,憑著這樣一份對文化的熱誠與堅持,名家好友的邀約,請來兩岸及港澳地區的47位名流。”
2015年,第二屆兩岸筆會在臺灣舉辦,臺灣方面星雲大師創立的財團法人人間文教基金會、旺旺中時媒體集團加盟主辦。
以“寫意美之島,相會陽明山”為主題,第二屆兩岸筆會吸引了70位兩岸各路名流,除了王蒙、郭楓這些老朋友,蔣子龍、鄭愁予、蔡俊章等名家也加入添彩。
王蒙撰文寫道:“海峽的距離本來就很短,越來越近了。同胞間的交流、兄弟間的交流、同事間的交流,和睦愉快,十分溫暖。”
海南省作協主席孔見賦詩曰:“一瓶58度的金門高粱,讓昔日的仇敵,都醉成了親家。”
隨後,《寫意美之島(兩岸筆會作品選2014-2015)》出版,收錄筆會名家散文詩歌、繪畫、書法和攝影作品共計280件。
臺灣詩人鄭愁予説:“文化交流,産生的是友誼。通過筆會成為好朋友,這樣的交流是成功的。”
王蒙説,筆會以文會友,不僅收穫了有形的作品,還收穫了無形的友誼。
參加今年第三屆兩岸筆會的名流們在未來五天時間裏,參觀走訪三亞市民遊客中心、白鷺公園碼頭等地,前往大小洞天旅遊區、亞龍灣熱帶天堂旅遊區采風,進行藝術探討、集體書寫和創作春聯等活動。
張松林介紹,相較前兩屆,今年的兩岸筆會增加了中青年名家的名額;瓊臺兩島名家佔到半數以上,以突出瓊臺名家交流的主旨。
海南省臺辦主任劉耿説:“兩岸筆會有著廣泛的影響力,已成兩岸文化交流的知名品牌,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有特殊意義。”(完)
[責任編輯:趙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