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學者解讀習近平講話:兩岸和平助推中華民族復興

2012年12月04日 14:30:00來源:台灣網

  11月2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國家博物館參觀《復興之路》時發表講話。華廣網12月3日刊載江蘇省臺灣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楊平的文章指出,總書記的講話不僅為我國未來發展建設指明方向,對今後對臺工作也深具意義。兩岸關係發展30餘年,風風雨雨、起起落落,走到今天,終於找到了和平發展的康莊大道,我們應當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全文摘編如下:

  11月2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國家博物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強調,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總結歷史經驗,不斷艱辛探索,終於找到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果。這條道路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書記語重心長的告誡全黨同志必須牢記,道路決定命運,找到一條正確的道路多麼不容易,我們必須堅定不移走下去。總書記的講話不僅為我國未來的發展建設指明瞭方向,對今後對臺工作也深具意義。兩岸關係發展30餘年,風風雨雨、起起落落,走到今天,終於找到了和平發展的康莊大道。我們應當牢牢記住總書記講話精神,像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一樣將兩岸和平發展之路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和平發展之路來之不易

  自1949年起,兩岸隔海相望,臺灣當局根據“動員戡亂時期”戒嚴令,一直奉行所謂“漢賊不兩立”的政策,堅持與大陸“不接觸、不妥協、不談判”立場,兩岸的一切交流與往來都在被禁之列,兩岸尖銳對立,老死不相往來。到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大陸方面加大了對臺工作力度,採取了一系列重大舉措,促進兩岸關係的緩和、改善。強大的和平攻勢形成了巨大壓力,加之國際形勢的變化以及島內民主風潮的興起,臺灣當局不得不對其僵硬的大陸政策進行調整。兩岸關係從此有所改善,在十分艱難、波浪起伏中頑強前進。2005年連戰、宋楚瑜分別訪問大陸,分別達成“五點願景”和“六點共識”,提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重要思想論述,為兩岸開闢了和平發展之路,為兩岸關係進入一個新天地奠定了堅實基礎。回想兩岸關係發展歷程,和平發展之路的開闢可説是非常不容易,值得我們格外珍惜。

  和平發展之路成就輝煌

  2005年,兩岸確立了和平發展重要思想,將和平統一的方針賦予了更新的時代性、實踐性和指導性,從而有力地推動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特別是2008年5月馬英九上臺後,兩岸關係實現了歷史性轉折,開啟了和平發展新篇章。馬當局撥亂反正,奉行積極、溫和的大陸政策,承認“九二共識”,堅決反對“臺獨”,兩岸政治環境得以極大的改善,8次“陳江會”簽署了18項協議,其中全面三通的實現及“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的簽署,堪稱兩岸關係發展史上兩個重要里程碑,有力推動了兩岸經貿關係的發展和各項交流。2008年面對世界性的金融危機,兩岸經貿額逆勢上揚,達1292.2億美元,同比上升3.8%;2009年兩岸經貿額雖有下降,仍達1062.3億美元,臺灣對大陸出口857.5億美元,居臺對外出口之首;2010年乘ECFA強勁東風,兩岸經貿再上新臺階,貿易額逾1453億美元,同比上升36.9%;2011年大陸與臺灣的貿易額創下新高,為1600.3億美元,同比上升10.1%。更重要的是兩岸經貿關係的強勁東風帶動了兩岸文化、教育、宗教等各方面關係的全面發展,進一步增進了相互間的了解和互信。完全可以肯定,沒有兩岸和平發展之路,兩岸關係就不可能有今天傲人的成就。

  和平發展之路有助於中華復興

  習總書記在講話中滿懷豪情地表示,中華民族的明天,可以説是“長風破浪會有時”。經過鴉片戰爭以來170多年的持續奮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出光明的前景。現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兩岸的和平發展、祖國未來的統一,與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息息相關,將會為之增添巨大的原動力。目前兩岸關係已進入全面鞏固的深化期,我們應牢記習總書記的指示,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對臺工作指示精神,“要持續推進兩岸交流合作。深化經濟合作,厚植共同利益。擴大文化交流,增強民族認同。密切人民往來,融洽同胞感情。促進平等協商,加強制度建設。”全面鞏固和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基礎,將兩岸和平發展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艱巨任務緊密聯繫起來,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進一步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動兩岸關係向敏感的深水區平穩過渡,為和平統一創造充分的條件,為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之林而努力奮進。(楊平 江蘇省臺灣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

[責任編輯:段方君]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