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自《中國時報》
中新網3月9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道,花蓮縣豐濱鄉月洞風景區下方海岸,6日一頭長達4.85米的“柯氏喙鯨”擱淺,被發現時已經死亡,因體型巨大引起民眾圍觀,一度誤以為是抹香鯨,經臺大生態演化所鯨豚研究室確認為“柯氏喙鯨”,工作人員採集組織進行化驗,骨骼標本將送至臺中的自然科學博物館收藏。
花蓮縣豐濱鄉是東部著名的賞鯨景點,5日有賞鯨船通報在石梯坪岸邊發現鯨豚擱淺,隨後因漲潮鯨屍被海水帶出往南漂;6日下午才又在豐濱鄉月洞下方礁石海岸被發現。
中華鯨豚協會、臺灣大學生態演化所鯨豚研究室人員7日到場解剖採樣,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及東華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志工,加上海巡82大隊與石梯安檢站海巡人員協助搬運。
前來採樣的研究室博士生余欣怡表示,這只“柯氏喙鯨”死亡時間超過5天,身上並無明顯外傷,因身體輕微腐敗腫脹,已看不出明顯死因,7日採取鯨豚肌肉、皮下脂肪及胃部檢體,帶回臺北實驗室化驗重金屬、有機污染物含量及胃部內容物,設法進一步了解海洋污染狀況。
余欣怡表示,擱淺的柯氏喙鯨4.85米,是雄性,體格已達成熟階段,但睪丸發育情形顯示為亞成體的“青少年”階段。她説,柯氏喙鯨平均一年僅約發現約4、5次,不像海豚常見,這是今年度第18起鯨豚擱淺,依次數來看仍屬正常值。
[責任編輯:段雯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