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新聞圖片

兩岸攝影家臺北“華山論劍”(圖)

2014年08月14日 09:52:45  來源:廈門日報
字號:    

兩岸攝影家臺北“華山論劍”(圖)

  第四屆臺海新聞攝影大賽(臺賽)論壇昨日在臺北市的華山1914文創園登場。兩岸攝影專業人士借助臺賽搭建的平臺,真正開展了一場“華山論劍”。高手交鋒,思想碰撞,大家共同關注的話題是“從電子新媒體的趨勢,看海峽兩岸的新聞攝影”。

  臺賽的學術氣氛特別濃,每次評選、發獎完畢,必有研討會。除了有形的會議,更有工作之餘無拘無束的交流。這些以相機安身立命、用影像講故事的人,有許多的經驗、體會、苦惱、困惑,需要交流,渴望傾訴。於是,每次研討會都試圖限定時間,但總有嘉賓意猶未盡。

  現狀 專業攝影生存空間縮小

  攝影技術從産生發展至今已160多年,數位攝影技術在近十年裏以爆炸式的勢頭迅速發展,並且全面衝擊攝影的各個領域。網際網路的科技進步,全民攝影時代來臨,更讓新聞記者的新聞視覺專業優勢不復存在。兩岸攝影記者的一個共同的感受是,專業新聞攝影記者的生存空間正在不斷受到擠壓。

  臺灣攝影記者要掌握的已經不止“十項全能”,拍照不算什麼,在每個新聞現場,一群記者一手相機一手DV、爬高趴低、即拍即傳即用,那是常態。臺灣新聞攝影研究會理事長吳逸驊以一組照片,呈現出臺灣攝影記者承擔的前所未有的工作強度。

  從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從事新聞攝影的鄭石明對科技帶來的變化感受尤為深刻。他以親身經歷指出,過去一場會議、一個活動可以為等攝影記者而推遲時間,而現在,會議、活動還沒有開始,各種圖片已在網際網路上呈現。人手一機(手機或相機)打破了專業新聞攝影的神話。

  那麼,我們還需要專業新聞攝影嗎?攝影記者該如何轉型?

  共識 拍出有思想的新聞照片

  在多媒體時代,新聞照片面臨著巨大的衝擊與挑戰。“新聞照片的視覺語言、瞬間魅力更顯重要,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優勢。”臺賽組委會委員、曾任中國新聞攝影學會副會長的蔣鐸説。他認為,只知視覺沒有文化的攝影記者,對人生難以有深刻的觀察與思考,難以拍出內涵豐富的照片。在目前浮躁的社會風氣下,這一點更加凸顯出來。

  臺灣中國時報攝影中心主任黃子明説,根據海外媒體的經驗,在新聞圖片傳播方面,提高的不僅是速度,還有內容的深度,而臺灣目前只講速度不講深度。為此,臺灣的視覺創作者沈昭良認為,新聞攝影需要思想、審美以及恰到好處的表達方式。他建議,攝影者可以對一張張獨立的照片進行重新架構,組織成一個可以閱讀的故事,或形成當下的關注焦點。這種方式可以讓新聞照片的價值得到更大的發掘。當然,這還需要攝影者具備足夠的生活閱歷、經驗,有思想,並且會思考。

  黃子明認為,手機拍照和圖像傳輸功能、網際網路多媒體技術等手段的出現,使新聞攝影的生産、發佈、傳播途徑和方式也得到進一步拓寬。媒介融合將成為新聞攝影發展的新空間。“公民攝影在中國現在不是主流,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依然不可能是主流。”黃子明説,新一代攝影記者要懂市場、懂新聞、懂多媒體技術運用,職業攝影的傳播價值和市場價值在網際網路平臺上會進一步發揚光大。(特派記者 藍碧霞)

  作品故事

  >>名片

  高彬原,臺北人,現任聯合報係攝影新聞中心攝影記者

  獲得獎項:臺海經濟新聞類金獎

  獲獎作品:《都更夢》(組照)

  獲獎照片之一。

  2012年的臺北市文林苑都更案備受社會關注。當時,王家不同意名下兩塊土地和建物被劃入市政府核定的都市更新範圍,以合法房屋被強拆為由,吸引了反都更聯盟及學生聲援。

  當天,為了拿到第一手資料,我們媒體人夾在400多名抗議民眾和800多名執行強拆的警察之間。我帶了一個相機、一個閃光燈、三個鏡頭,預料現場可能會有衝突與推擠,我帶了背心式的背包。對於攝影,基本的體力和耐力是必須的,我們在裏面沒東西吃,沒辦法上廁所,堅持了十幾個小時。怎樣呈現真實的畫面,讓畫面更有張力,是我在現場一直思考的問題。看到有學生把自己綁在王家大門上,我判斷警方一定會想辦法把這個人拉離,我要預設自己該站在哪個角度、哪個位置才可以拍到警方跟學生的衝突,以及他們的表情。

  每次按下快門前,我必須先感受現場的氣氛,才知道我按下快門的意義。有時攝影記者的敏銳性或現場觀察的判斷力,決定了能否拍到好照片。

[責任編輯:段雯婷]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