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6日 星期日 農曆十二月廿七

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新聞圖片

衡山證為馬英九父親故居

2014年08月04日 11:37:53  來源:紅網
字號:    

古建築

近景

  近日,衡山縣史志辦在遺址普查中意外發現的衡山縣開雲鎮紫金社區7組(原衡山縣義安鎮明德里)一處已屬危房本擬拆除的清代古建築——羅家大院,經多方調查、走訪後被證實為馬英九的父親馬鶴淩的故居。可惜的是,由於羅家大屋正處於衡山縣開雲南路開發範圍,房屋部分已經被拆除。

  據衡山縣史志辦主任熊仲榮介紹,1924年秋,馬鶴淩的父親馬立安先生和母親向氏太夫人為避匪患,舉家搬遷到衡山縣城郊明德里三角坪一帶居住。當時,馬鶴淩僅僅4歲,他們租住的房屋就是羅家大屋。據原羅家大屋住戶,現年81歲的羅醉桃老人回憶,羅家大屋共有兩進,第一進即是前廳,前廳兩側各有3間廂房,廂房兩側又有一排住房,緊靠前廳的後方是一個長方形天井,穿過天井為第二進,包括大廳和兩側各3間廂房。羅醉桃老人説,他祖父羅谷吾,父親羅慶輝都説過:馬鶴淩一家就住在第二進大廳右側的3間廂房裏,羅醉桃老人一家住在前廳右側廂房外邊的一排住房裏,他們的窗戶為斜對面,互相可以隔窗戶對話。

  1927年11月30日,馬鶴淩的父親馬立安先生因病在羅家大屋逝世,享壽60歲,遺體用船從衡山湘江的碼頭運回馬家堰,安葬在湘潭縣茶恩寺雙陽村的一片農田之中。此時,馬鶴淩年方7歲。此後,馬鶴淩及弟弟延齡、妹妹雲英跟隨母親向氏艱難求生,備受艱辛。母親向氏為把鶴淩撫養成有用之材,讓鶴淩在縣城模範小學,即晨曦小學(今衡山縣實驗小學)讀書,至1935年12月考入岳雲中學初中四十五班學習。1937年12月又考入岳雲中學高中二十三班學習。1940年12月考入國民黨中央政治大學法政係學習。在從學齡前4歲(1924年)至高中畢業(1940年),共計長達16年的時間裏,馬鶴淩一直生活在衡山。雖然其中有6年是在岳雲中學求學,但此時的岳雲中學于1935年開始在南嶽辦分校,1938年校本部又從長沙遷至南嶽,而馬鶴淩正是在分校開始初中學習的,所以,這段時間,馬鶴淩始終沒有離開衡山這塊土地。

  16年中,馬鶴淩在羅家大屋住了3年多時間,此後,又曾租住明德里三角坪附近的宋家祠堂、肖家祠堂,還曾在城西白石巷居住過。可惜這些地方的舊址都因年代久遠而毀掉,而且由於一些老人早已作古,也就無法了解在此居住的具體情況了。一生與衡山結下了不解之緣的馬鶴淩,在衡山度過了自己難忘的青少年時代,讀完了小學、初中、高中。是衡山這塊土地哺育著他成長,並在他的傳奇人生中留下了美好的記憶,産生了重要作用。這也正是馬鶴淩把自己及一家人的籍貫定在衡山的一個重要原因。

  目前,羅家大院的拆除工作已經停止,正在等待相關部門作出處置決策。

  馬鶴淩其人

  馬鶴淩,1920年農曆11月9日出生,國民黨中央政治大學法政係畢業,曾在國民黨軍隊服役多年。赴臺灣後,曾任國民黨中央紀考會副主任。晚年致力於兩岸和平發展和統一,曾任世界華人和平建設協會世界總會會長。他是現任國民黨中央主席、臺灣地區最高行政長官馬英九的父親。他雖然出生於湘潭縣馬家堰寺門前,但一直把自己和全家人,包括弟弟馬延齡,兒子馬英九的籍貫定為衡山,並且至死不變。

[責任編輯:石宏]

相關內容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