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爭相領取“福湯”。 余丹 攝
道士誦經為“福肉”祈福。 余丹 攝
領取“福肉”場面壯觀。 余丹 攝
1日(農曆正月十一),在福建漳州龍文區藍田鎮梧橋村檀林社,鞭炮聲不絕於耳,當地正舉行著一年一度的“食福”祭祀活動。這也是唯一流傳于閩南漳州地區的民間習俗,至今已有一千多年。
“食福”也稱“吃福”、“十一福”。每年農曆正月十一,漳州龍文區藍田梧橋村檀林社都會舉辦大型“食福”祭祀活動。而這裡的村民,也選擇在正月十一祭拜“天公”(玉皇大帝),祈求新的一年吉祥安康。
上午9時,中新網記者在檀林社現場看到,500余袋“福肉”整齊地擺放在祭臺前,檀林社村民陸續到達祭拜所在地——“福山”,等候道士“做平安”,遙祭天公。
現年64歲的黃水溪是漳州龍文區道教協會副會長,主持“食福”祭祀活動已有22年。只見其身著道士服,手持供品和搖鈴,在盛放著“福肉”的三張大桌間來回走動,嘴裏不停念著經文。
外人不懂,以為道士正在給“福肉”超度,黃水溪糾正了這一種説法:“這不是‘超度’,這是給‘福肉’祈福,村民們領走‘福肉’,寓意將‘福份’領回家。”
黃水溪告訴中新網記者,一場法會做下來,大約需要2個小時。“經法師在道壇置爻後,代表‘天公’滿意我們的祭祀活動,法會方能結束。”黃水溪所説的“置爻”,是指將兩片竹制或木製成的爻置於地面,如果出現一正一反,則寓意吉兆。
上午11時許,在置出爻杯後,“食福”祭祀法會結束。在“福頭”的主持下,村民們有序地領著各自的“福肉”、“福湯”、“福香”,回到各自的家中。等拜完家中的神明,一家人便能開開心心地圍在一起“食福”,盡享天倫之樂。
據漳州東鄉陳氏理事會會長陳建生介紹,“食福”習俗的來源,是為了紀念唐代開漳將領。
史料記載,唐總章二年,陳政率中原府兵南下平息騷亂,其母魏敬隨後與另外兩個兒子帶兵南下支援。當部隊行進到檀林時,見這裡有座種滿檀香樹的山坡,魏敬於是決定在此設壇,祈求天兵天將助陣。
隨後唐軍獲勝,軍民們在檀林殺豬宰羊,共祭“天公”。村民們感慨托唐軍的福才有“福肉”吃,從此,“食福”風俗流傳下來,逐漸演變成一個固定的節日。人們把那座小山頭稱為“福山”,每年農曆正月十一都在山上分“福肉”,也稱為“拾福份”。
檀林社是“開漳聖王”陳元光後裔最主要的聚集地。此後,隨著陳政、陳元光的後代向外播遷,並在明清時期大量遷徙到臺灣,“吃福”的習俗也在海峽對岸傳播開來。龍文檀林食福習俗也于2008年被列入漳州市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金門縣美術學會理事、著名雕刻大師李錫福,當日也帶領家人來到檀林社感受民間“食福”活動。“臺灣也有‘吃福’習俗,但沒有這裡那麼熱鬧。”李錫福表示,參加完“食福”活動,沾沾“福氣”,也把“福份”領回金門去。(完)
[責任編輯:李典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