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小學生在機場等候來自成都的小夥伴。(圖片來源:成都臺辦)
除了在課堂上一起上課,兩岸孩子還舉行了豐富多彩的戶外活動。孩子們到臺南參觀博物館,了解臺灣原住民文化。博物館以庶民文化、土地生命為核心,館內收藏有6萬多件文物,那些古老的物件讓一個與世隔絕了半個多世紀的神秘世界在大家眼前清晰呈現。透過這些藏品,師生們了解到臺灣這塊土地的生命進程與多元文化,“龍娃娃”們凝神屏氣,肅然起敬,大開眼界。
龍江路小學(南區)的師生還去了臺灣著名的阿里山。阿里山有著童話一般的森林,如夢似幻,流綠滴翠。兩校的孩子們在山道上你追我趕,快樂地欣賞這大自然之美。
快樂的日子總是過得太快,愉快的六天交流期轉瞬即過。第六天,要説“再見”了,歡送會上大家難分難捨,互相贈送自己親手製作的小禮品以作留念。“龍娃娃”和臺灣的爸爸媽媽、小朋友哭成一團……真是“天地有情,嘉義有愛,龍南少年,不忘蘭潭!”
這次“海峽兩岸少年兒童科技嘉年華(臺灣站)”活動,在臺灣嘉義市引起了很大的反響,當地媒體進行了現場報道。成都市龍江路小學(南區)的“龍娃娃”入住嘉義市蘭潭小學的學生家庭,一起上課,一起遊玩,研討交流,無話不談,在自由而親密的接觸中深入了解了臺灣地區的風俗、文化和科技,不僅開闊了視野,拓展了思路,也感受到臺灣同胞的熱情,有一種難以言説的熟悉和親切。
在首屆“海峽兩岸少年兒童科技嘉年華(成都站)”活動中,成都龍江路小學(南區)的孩子們也曾以同樣的熱情和友誼給予了來自寶島臺灣的小學生們。
潭是龍之家,龍是潭之靈。一衣帶水血脈相連,兩岸少年手足情深,兩岸本是一家親,期待著下一次兩校的交流與合作。(台灣網、成都市臺辦聯合報道)
[責任編輯:段方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