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陜西省政協委員的張珂先生,自幼熟讀詩書,數十載臨池不輟,銜墨醉心於書法藝術的魅力。 據日本媒體報道,壬辰龍年伊始,他的一幅書法作品被日本郵便以龍字紀念郵票形式發行,被眾多收藏家視為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迅速搶購一空。他的書法理論新著《意造宋代》,被學界譽為國內首部宋代文人書法理論專著,其研究方法之獨特、內容考據之全面在書法理論研究領域具有開拓性的意義。
許文彬在翻閱了張珂所著的《意造宋代》後,盛讚有加。他説,宋朝文化高度繁榮,中國文化至此更趨精深成熟,詩詞、歌賦、書法、戲曲、民間音樂等藝術領域人才輩出。《意造宋代》重於對“蘇、米、蔡、黃”四大書法家的精細描繪和展示,特別被世人稱作“自是有宋第一”的大家蘇東坡,給予了充分的展示和富於個性的專評。
他認為,張珂先生獨闢蹊徑,成此大作。可見其書法藝術和理論造詣,已自成一家。
許文彬告訴記者,從1992年開始,他經常受邀往來于大陸與臺灣之間,參加各种經貿、文化交流活動,對兩岸的交流有著深刻的體會:“海峽兩岸同源同種,文化淵源悠長,交流越多,兩岸民眾就會有更廣闊的天地。”他説,2002年,他來到黃陵祭祖,一場春雨過後,8萬株翠柏森森,眼望巍巍橋山,他曾發出這樣的感嘆:“暖風滿山,穿海峽,但願兩岸春!”
作為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陜西文化底蘊深厚,名人薈萃,在這塊土地上上曾創造過漢唐盛世的輝煌。他透露,多次前來陜西祭祖,有緣結識了一大批朋友。兩岸文化同根同源,更要加深了解,加強合作,相互借鑒。因此2005年來陜西又作《四祭黃陵》:四祭黃陵兩岸緣,春花開遍渭河邊。長安老友情如舊,風景依稀似往年。情景交融,詩韻流暢,感懷頗深。
許文彬還強調,此次除了在美國的二姐未能趕到,他的兄弟姐妹及女兒均前來參加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大典,旨在表達兩岸同胞血濃于水的親情,並希望世代傳承,發揚光大。(完)
[責任編輯:段方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