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給西部農民永久的生存技能

時間:2010-07-26 14:00   來源:天津今晚報

  記千鄉萬才科技(中國)有限公司總裁林光信

  有一群戰士,行走在西部的草原和黃沙之中,他們前進的動力來自於對同胞無法忍受的惡劣條件的關懷和一種不滅的信念,他們深信在他們背後有一股無與倫比的力量正蓄勢待發。他們之中有這樣一位用先進技術為西部地區服務的戰士,他就是千鄉萬才科技(中國)有限公司的總裁——林光信。

  最有效的慈善路


  林光信博士,臺灣臺中人,美國紐約州立大學電機碩士,電腦博士。在美國工作20年,在臺灣新竹科學園區東怡科技工作1年,1993年任英業達集團天津公司總經理,2002年1月,英業達集團副董事長溫世仁先生在北京成立千鄉萬才科技(中國)有限公司,林光信出任總裁至今。他雖從事高科技行業,卻喜好人文,著有《矽魂》、《益思》、《黃羊川》和《告別貧窮》四本書。

  我國東西部地區發展不平衡,西部地區經濟薄弱,但是近些年來,中西部地區逐漸成為國家發展的重點,有很多企業選擇到西部投資,千鄉萬才科技(中國)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一家,公司註冊資金2000萬美金,下設天津、蘭州、重慶三個分公司,擁有兩項專利和54項註冊商標,並於2008年獲得高新技術企業。

  “給錢的方法是最簡單的,但卻是最不負責任的行善,既對受者無所益處,又會讓受者養成依賴,這種施捨與貧瘠的雨水偶爾帶給他們豐收年沒有兩樣”,這是林光信在他的《黃羊川》一書中寫的一句話。林光信覺得要為西部地區進行服務,就必須把最先進的技術帶給他們。給貧困的西部農民一個永久的生存技能,這比給他們一點坐吃山空的資本要好得多,而“給貧困地區的人找一個謀生乃至生財的渠道”正是林光信與摯友溫世仁的一個不約而同的理念契合點, “千鄉萬才”西部發展計劃便由此産生了。

  林光信認為運作慈善是一個充滿智慧和挑戰的産業,而千鄉萬才公司也一直秉承著“始於公益,止于盈利”的原則在做開發西部的事業,這可以理解為千鄉萬才公司從公益的方式入手,為了讓這個事業永續下去,必須在整個計劃中尋求到一個盈利點。也就是説公司扶持西部,幫助貧困的農民致富,至少要讓農民過上一種較為寬裕的生活,不再被貧窮所困擾。而公司在這個過程中並不只是無償付出,也應當有所收穫,即找到一個盈利模式。用現在的話講就叫做雙贏,這樣理解才完整,才能繼續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林光信扶持一部分人在網上創業也是出於公益的考慮,替他們提供一個無成本創業的環境,免費提供生財工具,教他們如何使用,最終目標是希望他們能夠自我盈利,等數位服務站進入盈利階段後,公司再與之分成。公司提供技術服務和支援,也是應該有回報的,然而林光信的最終目標不是賺錢,而是用賺來的錢再去做慈善。

  2003年12月7日,千鄉萬才科技(中國)有限公司創辦人溫世仁因操勞過度,突罹中風在臺北去世,這對於林光信來説猶如晴天霹靂。他覺得自己的老同學老朋友還有太多的理想和抱負來不及一一實現,他還沒有看到西部人民告別貧窮的欣慰畫面,他決定抱著兩個人夢想自己堅持下去。

  溫世仁,1948年生,臺北市人,臺大電機研究所畢業,任內獲頒青年獎章。已出版著作《企業的未來》、《網路創財富》、《英語直通車》等十二本作品。他常説領袖要有三顆心:寬廣的心、包容的心、全心投入的心。他任英業達副董事長期間主導集團的策略發展,創新不懈,被形容是拿著望遠鏡看世事的趨勢大師。溫世仁是一位卓越的的科技人,他在五十歲的時候,立志不再做“生意人”,他與漫畫家蔡志忠先生一手創辦“明日工作室”,鼓勵閱讀和創作,他深信文化才是這塊土地的命脈,而科技必須植根于文化。他創造“英語直通車”、“空中書城”、“多媒體書”、“便利書”。他在大陸推行“千鄉萬才”計劃、實踐“西部開發十年可成”的想法,他最關心的是能給國家社會什麼樣的幫助,給全世界的中國人什麼樣的具體的夢想。

  林光信接過溫世仁“千鄉萬才”宏偉計劃,繼續開創性的推進他的事業。經過5年的急速調整,千鄉萬才科技(中國)有限公司自己研發的“CISS跨網通”這一跨網企業管理平臺已成為自身的核心技術,將想像中的模式化為現實,幫助了更多的人創業、盈收、致富。林光信希望高興地做事情,通過愈加深入的摸索,找到一個可以複製的成功範式。他將企業的經營方略定為以利他精神為主線,利學校、利當地、利西部、也有利於公司,即以利益養公益,更長遠地實現計劃。

 

  百鄉千才與千鄉萬才


  林光信還記得2000年10月考察黃羊川中學時的情景,那是一個令人覺得灰暗而憂傷的畫面,那裏沒有圖書館,沒有音樂教室,沒有餐廳,午飯是涼水泡硬饅頭,很多年輕人在七年級之前輟學,國際網際網路對他們來説仿佛在另一個星球上。

  他先後送去了兩批舊電腦,並從自己的薪水裏,每月拿出三百美元給學校,以保證學生們可以吃到三餐熱飯。這時,學生們已經在試著製作網頁來描述家鄉的歷史、民風民俗以及自然資源。很快地,學校開了一個網際網路教室,允許村民們到電腦教室裏學習。在老師們的幫助下,他們查對比較了本地鄉村和全球新鮮蔬菜的價格,一些人知道了最新款的拖拉機價格,還有一些人可以買到最好的化肥和種籽。當有些多餘的收成,農民們決定嘗試一下電子商務。通過線上出售,他們賣了9200元的豌豆,2600元的藥材和800的旱芹。

  千鄉萬才科技(中國)有限公司秉承創辦人溫世仁的理念,以“社會創投”為本位,以“始於公益、止于盈利”為步驟,以網路科技開拓潛在的“西部市場”為胸懷,以搭建“東西聯結”電子商務平臺為目標,支援西部,支援中小企業已經成為“千鄉萬才”不滅的精神。

  林光信曾表示“百鄉千才”是一個階段性的提法,也是一個比較務實的提法。其實,“千鄉萬才”是十年內的宏偉目標,有兩個含義,其一,它是個品牌,是指千鄉萬才科技(中國)有限公司;其二,用千鄉萬才的手段來實現“西部開發,十年可成”的目標,重點在於從一個企業的角度作出一個可以複製的發展模式。如果在三年內,千鄉萬才公司可以發展100個數位服務站,統統是可以在當地創造財富的企業,一個站雇用10個人就可以達到“百鄉千才”的階段性目標。

  為了推廣“千鄉萬才計劃”,林光信走訪了甘肅、寧夏、青海、四川等西部省區,發現由於資訊閉塞和交流不暢,導致很多當地人對外面的世界缺乏了解。他覺得要解決這個問題,最便宜、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使用網路。從2001年“千鄉萬才計劃”啟動至今,千鄉萬才公司在甘肅、寧夏、青海、四川、重慶和西藏等省市自治區均建立了網路教育基地,共發展會員學校156所,所有會員學校都已擁有自己的學校網站,使貧困地區的學生有了一個了解世界、開放自我的網路平臺。在西部省區建立網路教育基地只是“千鄉萬才計劃”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通過在學校旁邊建立數字資訊中心,並通過當地政府支援,實現西部與世界的對接,建立真正的“網路新農村”。

  “千鄉萬才”以西部為切入點,以東部的市場為支援,從起初在北京、天津和東部市場銷售,到目前在重慶、蘭州等西部地區做市場,西部客戶已經佔到總客戶的1/3,且真正滿足客戶的需求。林光信説,“千鄉萬才,利他精神,愛人如己”,他覺得自己肩負著開發西部的使命,而他最想看到就是通過“千鄉萬才”的平臺把東部與西部連接起來。公司強大的資金支援和對軟體開發的技術優勢,使他有信心將西部地區的資訊化做起來,並且堅持下去,構建一個惠及萬民的關愛西部工程。

分享到:
編輯:劉凱

相關新聞

圖片

圖片推薦

    要聞

    兩岸情

    各地涉臺活動

    文化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