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評社看四川】綿陽:“兩彈城”裏探究竟

2016-11-08 10:15: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中評社四川走親採訪團在全國教普教育基地-綿陽科技館體驗“娛樂風洞”的自由飄浮。(中評社 趙家麟攝)

  台灣網11月8日四川訊  10月23日至10月30日,臺灣中評社俞雨霖社長率總編輯林淑玲等8人採訪團,到四川開展“中評社四川走親採訪活動”。走親團圍繞古蜀文明、傳統工藝、現代科技與藝術、城市建設、創新創業、川臺交流等專題進行深入採訪報道。

  25日下午,走親團來到綿陽市,參訪綿陽科技館和“兩彈城”。

  綿陽科技館:“娛樂風洞”太過癮!

  綿陽市有“中國科技城”之稱。走親團來到科普教育基地——綿陽科技館,展出的各种先進科技成果讓人眼花繚亂。其中,給走親團留下最深印象的當屬“娛樂風洞”體驗項目。那種自由漂浮的感覺,讓親自參與體驗的走親團記者范穎微和蘭忠偉直呼過癮!

  “風洞”是指通過人工製造和控制氣流,觀測氣流與物體之間相互作用的空氣動力學試驗裝置。通常,“風洞”主要用於科學試驗,但在科技館裏,“風洞”卻成為了具有科普教育作用的娛樂設施。在專業教練帶領下,體驗2分鐘空中懸浮成為來科技館必不可少的體驗項目。

  穿上“中國航太”服裝、戴上護目鏡的范穎微和蘭忠偉,在教練指導下,在氣流轉速達到50米/秒的飛行艙中,立馬擺脫地心引力“飛”了起來。

  體驗完畢,范穎微激動地説:這是她第一次走進“風洞”體驗空中飄浮的感覺,飛行艙裏風力很強,她一進到裏頭就立刻被“吹”了起來,“我只感覺到臉上與震耳的強風。”飛行艙裏看似人是自由飄浮的,但動作及身體重心的控制,則需要教練規範動作的指導。 

  教練余少忠介紹説,“娛樂風洞”作為在四川非常知名的科普教育項目,利用週末假日前來體驗的人較多。“風洞”2006年建成之時,就成為當時亞洲最早也是最大的“風洞”。

  綿陽市梓潼縣:文化與科技碰撞

  “北孔子,南文昌”,梓潼縣是世界公認的中華文昌文化發祥地,也是文昌帝鄉。位於梓潼縣境內的七曲山大廟被譽為“天下文昌祖庭”,現存的23處元明清三代古建築群,又被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譽為“古建築博物館”。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譽為“東方交響樂”的文昌洞經古樂就發源於此。

  走親團參訪的“兩彈城”,便坐落在這樣一個有著豐厚文化底蘊的梓潼縣長卿山西麓。

  “兩彈城”前身是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舊址,現有鄧稼先紀念館、三防教育館、兩彈歷程館。講解員田玉嬌告訴走親團,1986年以前,這裡屬於中國第二機械工業部第九研究院,城市研製核武器、發展核工業的重要地方。大家熟悉的“兩彈元勳”鄧稼先、王淦昌等都曾在這裡工作和生活。

  新聞背景

  四川省是中評社“兩岸走親”系列報道走訪的第3個省份(之前已走訪山東省和浙江省)。此次活動為期8天(10月23日至10月30日),走親團8名成員在臺灣中評通訊社社長俞雨霖帶隊下將走訪四川成都、德陽、綿陽等地,深入報道四川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人文風情及高科技産業園區和創新創業發展情況。 (台灣網、四川省臺辦聯合報道)

中評社記者在兩彈城拍攝。(中評社 吳政峯攝)

[責任編輯:川臺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