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民族風兩岸情”文化交流活動側記
“能這麼用心地保存,實在太難得了。”在世界最大規模的民族文獻中心裏,臺灣少數民族師生代表團的成員認真看文獻,連聲讚嘆。
4月7日,臺灣少數民族師生代表來到蓉城的西南民族大學新校區,參觀民族文獻中心,與西南民族大學師生一起開展少數民族文體活動,在友誼林下共敘友誼。這是2010“民族風 兩岸情”文化交流活動中的一項。
在彝族圖畫前唱起臺灣民謠
紅色、黃色的藏族風格裝飾,《中華全家福》的巨幅照片……走進西南民族大學的民族文獻中心,臺灣代表團師生就感嘆起來:“這是什麼族?他們的服裝跟布農族好像啊。”
在一幅古老的藏文刺繡前,阿美族姑娘林碧憶足足佇立了10分鐘,她不能相信這是古人一針一針繡出的一部經典。當聽到工作人員介紹,這裡很多文物都是通過手抄、手寫才流傳至今,臺灣代表團師生的臉上顯露出敬佩的表情。排灣族姑娘蘇珊告訴記者,當她看到這些文獻,想像過去的人保護本民族文化的艱難過程,非常感動,她要把這些古老的經驗都帶回臺灣。
臺灣東華大學老師林春鳳手持相機拍個不停。她説:“我看到這些藏族的經典被保護得這麼好,很感動。希望我們都能夠學習仿傚,也好好保護阿美族的文化。”
在藏彝文獻中心裏,大家還發現不少海峽兩岸共有的元素。在一幅彝族圖畫前,大家唱起了當地的民謠,“天這麼黑,風這麼大,孩子心裏多麼焦急,爸爸為什麼還不回家。”一位老師説,因為這幅畫的內容和這首民謠很相似,大家自然就唱起來了。
臺灣也有竹竿舞
青青的竹竿在地上敲打出清脆的節奏聲,少女在上面有節奏地跳躍。當看到在大陸南方的少數民族中流行的竹竿舞時,臺灣師生興趣盎然,躍躍欲試。西南民族大學的同學耐心地傳授要點,還主動拉起臺灣同胞的手,帶著一起跳。臺灣的林福岳老師很快掌握了節奏,完成了舞步,還表現得很優雅,贏來一陣叫好聲。
臺灣的吳雪月老師告訴記者,其實臺灣很多民族也有竹竿舞,不過節奏稍微不同。並且,臺灣的竹竿舞主要是少數民族的一種體能訓練,不像在大陸是一種節慶的舞蹈。
此後,兩岸師生一同玩起了苗族的傳統遊戲 “陸上賽龍舟”。6個來自兩岸的學生組成一隊,互相配合完成比賽。布農族的方田啟明高興地説:“我們組最棒,大家都很默契,好像認識了很久一樣。”
完成友誼林下的約定
“哪棵樹是你種的?”一來到友誼林,臺灣師生就紛紛詢問代表團團長——臺灣原住民教授學會理事長蔡中涵。蔡中涵教授撫摸著一棵榕樹的樹榦,喃喃自語:“都長這麼高了。”
友誼林是一片小葉榕樹林,位於西南民族大學新校區映月潭前。西南民族大學港澳臺辦主任劉興全教授介紹,2007年臺灣少數民族師生代表團第一次來到西南民族大學訪問,當時也是蔡教授帶隊。臨別之時,兩岸的少數民族師生共同栽種了這片小葉榕樹林,取名為“友誼林”,寓意海峽兩岸同胞的深厚情誼,並在樹林旁立碑為證。栽種的時候,蔡中涵教授還與西南民族大學師生約定,過幾年樹長高了,他要帶著臺灣少數民族學生到樹下喝茶。2009年,西南民族大學少數民族師生到臺灣“八 八”風災區慰問演出,見到蔡教授時,他不停地詢問這片樹林的長勢,惦記著這片樹林,惦記著這個約定。
如今,蔡教授再次來到這片樹林,他很激動,“這個約定終於實現了。這片樹林是我們與西南民族大學師生情誼的美好見證。”兩岸師生都被這個故事打動,紛紛在這片樹林下合影留念。(陳四四 陸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