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魯臺交流合作取得新進展
台灣網2月8日訊 2017年,山東對臺交流工作全面貫徹中央對臺大政方針,落實省委對臺工作部署,全省上下齊心協力,積極籌劃組織各類交流活動,大力推動魯臺各領域交流合作,不斷取得新的進展。
一、推動人員往來,保持魯臺交流規模水準
以“請進來”和“走出去”為重點,推動魯臺人員往來和各項交流持續發展。臺灣民意代表鄭添財、楊鎮浯,著名畫家李奇茂、劉國松、李沃源,中華大成至聖先師協會會長孔垂長,修平科技大學校長鐘瑞國等知名人士來魯參訪交流。李奇茂先生“身居四海,心繫山東”,不顧年事已高,一年三次來山東,分別協商成立李奇茂藝術研究院和出席李奇茂藝術交流學苑成立儀式和星雲大師一筆字書法展開幕式。臺灣獅子會參訪團、臺灣少數民族交流參訪團、臺灣世界大學生運動會跆拳道運動員、澳門臺灣籍青少年中華文化研習營團員等多個基層民眾團組來魯交流,增進了魯臺民眾的互信和了解。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濟南大學等19所高校聘請臺灣專職教師31人、兼職和客座教授76人來我省任教,開啟了魯臺教育往來的新篇章。山東文化、教育、體育、衛生、宗教、社科、政法、旅遊、民政、人社等部門和工青婦、殘聯、科協、紅十字會等團體繼續開展赴臺交流,推動魯臺交流領域持續擴大,合作內容不斷深化,人員往來平穩有序,全年來魯臺胞11.5萬人次,應邀赴臺交流8073人次,赴臺旅遊40125人次。
二、開展文化交流,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
文化是聯繫兩岸同胞感情的重要橋梁和紐帶。我們以文化交流為重點,通過贈送孔子像、舉辦展覽和研討會等方式,大力推動文化教育交流合作。一年來全省入島舉辦的以齊魯文化為特色的活動26項,如孔府的嫁粧—玉虹樓法帖展、精彩非遺鬧新春—山東非物質文化遺産展演、魯臺職業院校長研討會、2017海峽兩岸齊文化節、山東博物館藏揚州畫派精品展、大空王佛—山東北朝佛教摩崖刻經拓片展等,吸引臺灣民眾8萬多人次參與。其中大哉孔子—聖像?聖跡圖展,自2016年9月在臺北101大樓中華藝術館開展後,已經在高雄義守大學、屏東大仁科技大學、高雄空中大學、臺東縣文化處藝文中心、臺北大同大學等18個學校、場館實現巡展,觀眾達4萬多人次,廣泛傳播了儒家思想,增進了對臺灣民眾的文化影響,受到國臺辦充分肯定。山東各地也舉辦了海峽兩岸中華民族敬天祈福大會、丁酉年曲阜尼山春季祭孔大典、星雲大師一筆字書法展、海峽兩岸大學校長論壇、劉國松創作回顧展、臺灣地區東嶽大帝碧霞元君信眾泰山行、中華傳統文化與兩岸社會發展研討會、海峽兩岸孫子文化論壇、魯臺青少年武術文化交流等30多項文化活動,為弘揚中華文化、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發揮了積極作用。
三、實施體驗交流,增進對臺灣青少年團結影響
青年是兩岸的未來,我們以魯臺青年交流季為總抓手,認真組織實施青少年體驗式交流,加強對臺灣青少年的團結影響工作。2017魯臺青年交流季以“相約齊魯?情係中華”為主題,內容設計重點突出體驗式互動交流,省委常委、統戰部長邢善萍出席交流季啟動儀式。交流季共舉辦活動41項,其中赴臺交流活動12項,涉及市、部門、高校18個,300多名青少年赴臺。如濰坊市臺辦舉辦的魯臺青少年武術文化交流、山東大學舉辦的兩岸青年東西文化論壇、煙臺二中舉辦的2017年第三屆亞洲盃高中華語辯論錦標賽等。來魯交流活動29項,涉及全省17市、12個省直部門、36所高校,山東5000多名學生參與。濟南市臺辦等聯合舉辦了臺灣學生齊魯情夏令營,濟寧市臺辦舉辦了臺灣青少年孔孟文化行,濟南市組織了第十四屆“齊魯風?兩岸情”優秀中學生中華文化研習營,泰安市舉辦了2017海峽兩岸中學生中華泰山成人禮活動等。通過這些活動,使更多的臺灣青少年增進了對山東的了解,切身感受到大陸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偉大成就,增進了親情友情。
四、推動社會參與,實現魯臺交流全省一盤棋
以“三服務”主題實踐活動為抓手,認真履行“組織指導管理協調”職能,調動社會各界參與對臺交流工作。2017年3月在國臺辦對臺幹部培訓中心舉辦了山東對臺交流工作研討班,國臺辦副主任龍明彪、交流局局長黃文濤等到場授課,全省對臺交流幹部150多人參加。同時,加強與省直部門、高校的溝通聯繫,召開工作研商會,支援各部門、各高校參與對臺交流,幫助他們掌握政策、了解形勢、開展活動,省直部門、高校組織的交流活動達到40多項。省文化廳舉辦了李清照文化展,省臺聯舉辦了2017台胞青年千人夏令營山東省分營,省旅發委組織了華夏文明薪火相傳—臺灣中高等院校青年學生山東遊學,省文物局舉辦了劉國松創作回顧展,省社科聯舉辦了魯臺女性與家庭教育學術研討會,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舉辦了海峽兩岸大學生記者暑學營,魯東大學舉辦了2017兩岸大學生書寫夏令營,中國海洋大學舉辦了第十一屆海峽兩岸海洋文化交流,曲阜師範大學組織兩岸大學師生進行微電影拍攝等活動。此外,還加強對赴臺團組的管理指導,明確責任分工,省臺辦領導為多個赴臺團組進行行前座談,確保全省赴臺交流圓滿順利。(台灣網、山東省臺辦交往交流處聯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