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末代皇后婉容大婚配飾驚艷臺灣

2012-07-18 14:25:00
來源:遼沈晚報
字號

  婉容佩戴的琵琶形坤表

  溥儀婉容大婚 民國政府撥10萬元專款

  李理介紹,溥儀是大清遜帝,民國政府高度重視。當時,大總統黎元洪特從關稅中撥出專款10萬元,其中8萬元為清室優待費,2萬元為民國賀禮。在大婚期間,民國政府還派出五六千人的軍隊、警察予以保護。

  婚禮當日,大批軍警在紫禁城神武門、城內東安門、皇后宅、淑妃宅以及儀仗所經之地均布有崗哨。良辰吉時,迎娶隊伍在軍警保護下,在軍樂隊鼓號齊鳴的喧囂中,由紫禁城向皇后府邸進發。皇宮儀仗隊列之首,由正副冊封使臣引領,後面是龍鳳旗、傘、鸞駕儀仗共72副,黃亭4架,宮燈30對,聲勢浩大。這種古今結合,清宮、民國一體的迎親隊伍,引發北京市民的熱情圍觀。

  在婉容和溥儀舉行大婚前後,前往宮內慶賀的新官、舊僚人數眾多,特別是民國政府首腦及各大軍閥,也紛紛贈送賀禮,以示友好。在小朝廷接受的禮單中,尤以民國政府的兩位總統最具特點,如在任大總統黎元洪贈送琺瑯器等禮品8件,禮盒上用大紅帖寫著“中華民國大總統黎元洪贈宣統大皇帝”;前總統徐世昌則贈送賀禮2萬元和其他珍貴禮物。此外,張作霖、吳佩孚、張勳、曹錕等名流也都送了重禮。各地遺老到京祝賀者為數更多,各國外交公使也多以私人身份前來祝賀、觀禮。

  在此後近兩年的時光中,婉容和溥儀在宮內新婚燕爾,度過一段溫馨的時光。他們學習英語、會見朋友和家人,騎車、打球、運動、拍照,為此留下一批難得一見的老照片,記錄下曾經的美好時刻。

  1946年6月,因吸食大煙、自暴自棄而病入膏肓的末代皇后婉容,孤身一人淒涼地死於吉林延吉,年僅40歲。她的身邊沒有一位親人,也沒有一位朋友,而她曾經擁有的那些珍貴珠寶首飾,也因溥儀的攜帶出逃,而遠在異國他鄉。不知,在最後彌留之際,她是否會想到自己珍愛的“透雕雙喜翡翠墜”。

[責任編輯:李瑞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