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福州6月3日(記者尚昊、林凱)回憶起父親臨終時的場景,馬祖漁民張良衛就眼眶濕潤,難過地説不出話來。
父親的願望是能夠再看一眼自己的弟弟。不過,有生之年,這個願望最終也沒有實現。
上世紀四十年代末,國民黨軍隊退據臺澎金馬,馬祖成為了海峽兩岸隔海對峙最前線。從連江黃岐到馬祖北竿,儘管張良衛的父親和叔叔之間的距離僅有4.8海裏,但卻咫尺成天涯,難以相見。
漁汛來時,馬祖海面千帆穿梭,麻纜靠泊,漁民算好潮汐風向,轉往大陸販賣漁貨——這是張良衛父親早年的記憶。然而,兩岸對峙後,原本漁寮滿布、漁獲豐茂的馬祖,卻成為軍事戰地,實施戰地政務。從元明開始便在大陸與海島間自由來去的馬祖漁民,從此被限制在極為有限的區域內打漁和生活。
出生於1963年的張良衛,童年時常幫父輩出海打漁,他最深的記憶之一便是自家的船一次次地被禁止出海。
“有的時候漁船一不小心越線進入了大陸的海域,或者與大陸的漁船離的太近,漁民回到馬祖後都要被當局帶走受審,漁船被罰一個月不能出海是常有的事,甚至有人會因此坐牢。”張良衛説。
與禁絕隨之而來的,是漁業的蕭條。歷史上,馬祖地區漁業捕獲的水産品,除少數自給自足外,大多銷往大陸,兩岸對峙後,這一銷路被完全切斷。
“馬祖到臺灣島最快的商船也要20個小時才能抵達,慢的話要兩天,生鮮水産根本不可能存放這麼久。”張良衛回憶説,父輩們只能將數量極為有限的捕撈物曬乾或者腌制,製作成蝦皮、梅香魚乾等,低價出售。
有時,張良衛的父親和漁民們會把打撈上來的魚倒掉一半。“這些魚自己吃不完,也賣不出去,不如把它們放回海裏。”張良衛説。
馬祖漁業的蕭條恰逢上個世紀70年代臺灣工業的興起,為了尋求更高的收入,不少馬祖漁民拋棄祖祖輩輩沿襲的職業,前往臺北,成為城市中流水線上的螺絲釘,其中就包括他的兩個兄弟。
“我捨不得離開馬祖,打漁也是我的興趣所在,因此,就留了下來。” 張良衛説。
1979年元旦,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鄭重宣示了爭取祖國和平統一的大政方針,兩岸關係開始走向緩和。但當時臺灣仍處於“戒嚴”狀態,對於馬祖地區漁民的管控毫未放鬆。
不過,張良衛和鄉親們卻感受到兩岸關係在靜悄悄地變化,在打漁的時候,他們發現,大陸的漁民會熱情地和他們打招呼,向他們介紹大陸政策的變化。一些馬祖的漁民開始嘗試打聽聯繫自己在大陸的親人,其中的大膽者,甚至不惜違背臺灣當局的命令,前往大陸海域與親人相見。
1987年年初,帶著多年夙願尚未達成的遺憾,張良衛的父親離開人世。同年11月,臺灣當局宣佈開放臺灣同胞赴大陸探親,不少馬祖漁民渡海前往福建探望被分隔多年的宗親。
一水對望,阻隔了骨肉親情,時間的車輪已經走過近40年,對於張良衛而言,這一天來的有點遲。“父親差一點,就可以見到自己的弟弟。”張良衛説。不過,他也成為了最早一批返回大陸探親的臺胞,見到叔叔,替父親完成了未了的心願。
自此之後,張良衛便成為了往返于兩岸之間的常客,二十多年來,兩岸間的往返愈趨便利。
以前馬祖的臺胞前往大陸,必須提前從馬祖飛到臺灣島內,前往香港辦理手續並轉機,再飛往目的地。那時從馬祖到黃岐,4.8海裏的距離卻必須耗費幾天幾夜的週折。而如今,這一旅程乘坐25分鐘的客運航線即可到達。此外,曾經必須提前申請並取道香港辦理的一次性臺胞證,也為可免簽入境的卡式臺胞證所取代。
“馬祖與大陸的一日生活圈已經形成,這是馬祖許多老一輩人的心願。”張良衛説。
除了探望親人之外,曾經禁絕的兩岸漁業也得以交流。雇傭大陸漁工幫忙生産經營,對海上遇險的大陸漁民進行緊急援助,幫助漂流到馬祖的大陸船隻進行修補並護送出境,借助大陸的廣闊市場推介馬祖水産品……與曾經的對峙隔絕相比,如今已是一番新的天地。
6月3日,身為馬祖區漁會理事的張良衛隨團來到福州市,參加2016海峽漁業周。
在此次海峽漁業周上,馬祖專館首次亮相。全球最高的媽祖石雕像、依山傍海的石厝、夢幻而唯美的藍眼淚、乘風飛翔的中華鳳頭燕鷗、具有馬祖特色的舞獅表演……張良衛興奮地向大陸的朋友介紹著自己的家鄉。馬祖代表團此行還帶來了魚丸和高粱酒等特産,和大陸的同胞進行分享。
“海峽兩岸的交流與合作是來之不易的,希望能夠更多互相往來、互相了解。”張良衛説。他期盼著,兩岸的交流能夠繼續擴大,常來常往,越走越親。
[責任編輯:趙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