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兩岸情

一個普通臺灣姑娘筆下的“兩岸關係”

2016年06月03日 16:12:01  來源:北京青年報
字號:    

注:古早意為“懷舊”

注:古早意為“懷舊”

在北京工作的臺灣女孩郭雪筠住在地鐵沿線的一個建好幾十年的老小區中,和許多“北漂”一樣,她每月花1500元租住一間次臥,每天走十五分鐘坐地鐵上班,一路經過麻辣燙、肉夾饃、涼皮、手抓餅的攤子。

一個普通臺灣姑娘筆下的“兩岸關係”

  在北京工作的臺灣女孩郭雪筠住在地鐵沿線的一個建好幾十年的老小區中,和許多“北漂”一樣,她每月花1500元租住一間次臥,每天走十五分鐘坐地鐵上班,一路經過麻辣燙、肉夾饃、涼皮、手抓餅的攤子。

  在大陸的日子即將進入第5個年頭,郭雪筠講話仍有著臺灣的氣息,但zh、ch、sh咬得很清晰,還學會了兒化音。

  “世界這麼大,説不定去北京也不錯?”2012年,抱著這樣的想法,郭雪筠申請了北京大學的研究生並獲得成功。在北大上學期間,她用“愛臺北”為名在豆瓣上開始寫系列日誌——《臺北女孩看大陸》,日誌同名圖書本月已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在大陸發行上市。“希望能夠大賣!因為我可以賺得多嘛,而且我真的希望大陸書市上能有一本寫兩岸交流互動的書,能夠讓大陸人了解一下,臺灣人不是那樣子的。”

  雖然有過在臺灣被批評的顧慮,甚至一度不敢用自己的真名出書,但她現在已經沒了這樣的糾結,她想也在臺灣出版這本書,“希望臺灣人能夠了解大陸,不是一天到晚看到臟亂差、經濟好,能看到一些不一樣的東西。”

  北京北京

  2011年,郭雪筠大學畢業,進入臺灣一家中型餐飲公司做秘書,一個月工資3萬台幣,約6000人民幣。

  她身邊的同學大多不著急找工作,做自己喜歡的事,讓自己快樂,她羨慕他們的瀟灑——他們不在乎工資多少,做自己喜歡的事,存到錢就旅遊。用她的話説,自己匆匆找了個工作,麻木地活著,不快樂也不痛苦。

  “當時雖然每天吃吃喝喝,老闆對我也很好,但我覺得自己不想這麼過,現在拿6000(折合人民幣),以後還是這樣。”她想,在北京、上海工作前景會更有“盼頭”,5年後會很不一樣,而在臺灣,20歲可能就會看到40歲的生活。於是她成為系裏第一位申請大陸學校的學生,並且被北京大學錄取。

  “留在大陸工作,是我來這裡之前就想好的。”

  在北大畢業後,她到上海一家待遇還不錯的公司做了半年公關,去年2月辭職回到北京,租下了現在這間每月1500元的次臥。“也不好意思和家裏要錢”,在還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前,她做過玻璃展的翻譯,也幫一家臺灣公司賣過內衣,窮困潦倒的她會在小區街邊,買麻辣燙、5元的肉夾饃,“很好吃的!”

  在那段迷茫的時間,她會在半夜偷偷躲在被子裏哭,書已經簽約,但是又沒有進一步的消息,“那時我想過要回臺灣,但是我想要在大陸看著書出來。”後來,書確定要出了,她也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工作,繼續著在大陸租房、上班、交朋友的日子。

  “北京的房子真的太貴了,臺北的一居室可能也就2000人民幣。”她也會抱怨北京的房價,卻依然決定在這個城市生存下去。

  誤解重重

  目前的生活也許是十幾年前的她從來沒有想到過的。

  那時的地理課要求記大興安嶺、秦嶺的位置和大陸的各省區,讓對大陸很陌生的她感到很困難,“覺得又不會去,為什麼要學這些。”去過大陸的地理老師説有一种老奶奶花生糖特別好吃,同學們在私下議論“大陸東西能吃麼”。

  逐漸,媒體上多了對大陸經濟起飛的報道,“比如某某去了大陸,發展很好。臺灣人覺得到大陸語言也很通,可以闖一闖。”郭雪筠説。

  大陸開始在臺灣成為一個重要的話題。大三的時候,有一堂課叫做“兩岸關係”,老師拿了很多大陸領導人的照片給同學們看,但大家都會認錯,“我發現對大陸太不了解了,老師也很吃驚!”

  郭雪筠決定通過網路論壇了解大陸,便有了在天涯和豆瓣上的試水。突然有一天,“臺灣人説大陸人吃不起茶葉蛋”的話題刷爆論壇。但和許多臺灣網友一樣,郭雪筠沒有聽説過傳出這個説法的綜藝節目,在網路上也只是檢索到一小篇報道。當論壇上關於臺灣人是“井底之蛙”的批評聲再度甚囂塵上時,她自己在辦公室和社交媒體上調查了一下“臺灣人是否真覺得大陸人窮”這個話題,結果發現身邊的臺灣人都説,“啊?窮?大陸近幾年經濟很好啊!不是很愛買名牌嗎?”當他們知道是某綜藝節目闖禍後,都非常不以為然,“哎呀綜藝節目講話也要相信?”

  “明明是節目的問題,卻傷害到臺灣人的形象,讓大陸朋友認為臺灣人都是沒見識的笨蛋。那時我心底就默默決定了,我以後一定要到大陸發展,一定要把臺灣人的想法親自告訴大陸朋友。”她在豆瓣日誌上寫道。

  生活差異

  大陸男生不耐看,但是還挺耐用的“你到北京後,會碰到很多富二代吧?”當她真要去北京上學時,身邊的好友十個裏有八個都交代她,帶個富二代回臺灣。

  初來乍到,雖然沒有碰上富二代,但大陸男生還是讓她驚訝了一把。

  與出門前噴髮膠,穿著花哨的臺灣男生相比,大陸男生確實“不修邊幅”,但是大陸男生很喜歡請女生吃飯。來到大陸後的第一次去飯店就是外係男生請客,地點在麻辣誘惑,那裏的饞嘴蛙成了她的最愛。“臺灣男生很少給女生買單,一般都是AA,後來被大陸男生帶壞了,我現在回去覺得臺灣男生好小氣,為什麼60元電影票你要和我分……”

  她感覺臺灣男生會更心細,比如幫女生開門,不過“大剌剌”的大陸男生讓她更喜歡,也差點和大陸男生交往,可惜有緣無分。她有幾個臺灣朋友找了大陸男朋友,表示剛到北京時“很震撼”,為什麼男生對女生這麼好,會買單、會讓女生罵。“我們覺得大陸男生不耐看,但是還挺耐用的。”

  大陸男生也會在二十五六歲時就在豆瓣徵婚:“北京戶口,月入8000,家裏另有一套房,真誠找個媳婦。”在她看來,這本是35歲以後才該説的話,生活在13億人競爭的世界中,在“你有沒有北京戶口、你看某某某收入都有兩萬”的環境中,大陸的年輕人似乎比臺灣年輕人更早明白現實世界運作的道理。

  讓她吃驚的還有要用熱水瓶去開水房打水,吃完飯以後食堂會有人擦桌收盤,印象最深刻的當屬學生宿捨得公共澡堂——沒有門,也沒有隔間!起初她還戴上隱形眼鏡默默觀察,但發現周圍的女生都很淡定,還有人大聲唱歌,“我第一天洗完就習慣了。”

  “畢業後,澡堂成了我很美好的回憶。在人人都西裝筆挺的辦公室,真的懷念大家互相搓背、遞澡卡的日子。”郭雪筠在書中寫道。

  在北大的日子,雖然沒去過幾次圖書館,但是卻經常和大陸的同學們吃燒烤、小龍蝦、玩三國殺。作為班上不多的臺灣女生,郭雪筠一入學就很受歡迎,女生們學她的臺灣腔,和她聊康熙來了,男生也跑過來主動和她説話。

  “我有一點很感念的就是,我那時候到北京人生地不熟的,很多人覺得我是臺灣人,會對我很親切。我為什麼看大陸偏正面,是因為我收穫了很多友誼,我要回報他們,看到對方的好。我在社交媒體上或者回到臺灣也很少批評大陸。”她也希望,臺灣人在臺灣看到大陸人,也對別人好一點,多看到別人的優點。

  增進了解

  “有些人可能是從工作開始認識大陸,我是從學校開始認識大陸的,我的同學對我很好,很可惜的是近200萬台灣人在大陸,但為什麼兩岸還是不了解。”這成為她在豆瓣開始寫《臺北女孩看大陸》系列的重要動因。

  著手寫豆瓣日誌是在2013年的8月。在寫畢業論文《臺灣年輕人的大陸印象》時,她發現一些大陸學生到臺灣去會寫一些東西,但是在大陸的臺灣年輕人沒有寫過對大陸的認知,在大陸的書市上,有關兩岸的書很少,能找到的可能就是廖信忠的《我們臺灣這些年》。“我覺得大陸人可能不了解臺灣人在想什麼,我就開始在自己管理的臺灣小組寫,然後自己頂。”

  第一篇帖子先是寫給臺灣朋友看的,打消大家對於大陸臟亂插、不排隊的擔心。她更多的文章則是面向大陸網友,用簡體字寫成,分享自己在大陸的生活,對大陸與臺灣異同的感受。她也曾發文感慨,太多人把兩岸交流當成學術論文、辯論場地,而不是用自己的生活講故事。真正讓她喜歡上大陸的卻是很多人告訴她“我高中時從來沒有談戀愛,我讀的是整個縣城最好的高中,每天要讀書到晚上十點鐘”。

  在豆瓣上,經過一些爭論,也隨著她慢慢融入大陸,她的文章“刺”變少了,但這時又有大陸網友説“你把我們説得太好了,我們還有很多要改善的”,比如最近她發表的一篇點讚微信支付方便的文章就收到不少此類留言。

  “臺灣人寫大陸,一定要拿捏一個尺度。”不過郭雪筠表示,總的來説她不喜歡一直看著別人的不好。“你到大陸前半年,抱怨環境差、人們插隊,如果你來了這麼久了,還在講這些事情,我覺得你有點煩。”

  有一天,她看到文章後有陸生妹子留言説,她在臺灣學習,卻始終和同學有點隔閡,因為她的文章,她有點明白臺灣人了。還有人説,他因為文章想要把個臺妹,求技巧……這讓她突然感到自己經營豆瓣的意義。

  “這些,是我這個笨蛋老百姓做過最成功的‘兩岸關係’。”她在豆瓣上説。

[責任編輯:趙苗青]

相關內容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