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至13日,記者隨國臺辦和中國記協組織的“追憶中國遠征軍”海峽兩岸記者聯合採訪團,到雲南騰衝、龍陵、瑞麗、昆明等地,參觀戰場遺址,拜謁英烈墓園,訪問健在老兵,重溫了中國遠征軍的崢嶸歲月。
“希望各位把看到和聽到的一切,傳達給兩岸同胞,讓大家了解中華民族這段悲壯歷史。”
——國臺辦副主任葉克冬在啟動儀式上,對參加聯合採訪的兩岸記者提出希望
“歷史可以被原諒,但不可以被遺忘。連續七天重走遠征軍抗戰之路,感受到先烈們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悲壯情懷。包括我在內的臺灣記者,將用不同的方式記錄下此行的見聞,讓島內民眾更翔實、更直觀地了解這段曾被遺忘的歷史。”
——七天採訪結束,臺灣年代電視臺記者陳凱生説
“中國遠征軍抗戰歷史,正被越來越多的人關注”
“奶奶,這山上為什麼有這麼多石頭?”
“因為每一塊石頭下,都有一位英雄。”
“他們都是做什麼的呀?”
“打日本壞人的中國好人。”
8月8日,雲南騰衝國殤墓園裏,面對著蒼松翠柏之下肅穆排列的幾千塊方碑,4歲的小女孩“開心”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開心來自湖南長沙,她的奶奶姓徐,60多歲,是位退休教師。“70年前的那場戰爭,對開心來説,有些複雜。但是,我相信她會記住,長眠此地的是一群值得全體中國人敬重的人!”徐老師説。
1942年至1945年間,為抗擊日本對中國雲南和友鄰緬甸的入侵,為保衛滇緬公路和史迪威公路這一關係中國生死存亡的國際交通線,中國遠征軍出兵40萬人投入到中緬印戰場,經過仁安羌、胡康河谷、騰衝、松山、龍陵等多次戰役,徹底驅逐了盤踞在滇西和緬北的日軍。其中,發生於1944年8月2日至9月14日的騰衝城攻堅戰,被稱為“焦土之戰”。遠征軍官兵以陣亡9168人的代價,收復了抗戰以來的第一座城池。“找不到一間可以遮雨的房子,每一片樹葉上至少有兩個彈孔。”講解員這樣描述戰後騰衝城的景象。
一位媽媽俯下身,頭抵著玻璃櫥窗,給身邊的女兒輕念一位女兵翻越野人山的回憶文字;一位白髮老者,筆直站在飛虎隊員的照片墻前,凝視著那一張張年輕的面龐;一位中年女士,參觀完展覽,疾步走到留言簿前,用勁寫下10個字:“人類永無戰爭,永遠和平”……緊鄰國殤墓園的滇西抗戰紀念館內,人潮涌動。
一頂佈滿彈孔的殘破鋼盔,一把有著傳奇故事的神秘鑰匙,一千五百幅圖片,一萬兩千件實物……這裡陳展的實物,絕大部分由騰衝籍民間收藏家段生馗收集而來,他也因此出任了紀念館館長。“紀念館于去年8月15日開館,一年來共有97萬人次參觀,其中省外遊客佔了七成。”段生馗介紹。“隨著宣傳力度的加大,中國遠征軍滇緬抗戰的悲壯歷史,正被越來越多的人關注。”
“我們不害怕死亡,害怕的是被遺忘”
因為特殊的歷史原因,“中國遠征軍”這段光榮歷史,一度被塵封垢蒙。老兵們也出於種種考慮,不願提及甚至有意隱藏身份。56歲的昆明市民顏剛直到2005年才知道父親顏嘉銘曾是一名遠征軍戰士。
“我們不害怕死亡,害怕的是被遺忘。”一位遠征軍老兵曾經這樣感傷地説。
“今天的騰衝,戰爭的硝煙已經散去,但每一寸土地都鐫刻著中華兒女不能忘卻的共同歷史記憶。”國臺辦副主任葉克冬在8月7日海峽兩岸記者聯合採訪活動啟動儀式上説,“追憶中國遠征軍”,是為了讓大家重溫這段崢嶸歲月,以及中華民族全民抗戰的光榮歷史。
“活到今天,是幸運的。”90歲的騰衝老兵盧彩文精神依然矍鑠。“目前,騰衝仍然健在的老兵有30多人,經濟上有困難的被納入了低保,還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愛,有吃有穿,生活有了好轉。更重要的是,得到了政治上的關懷,這讓我們覺得活著很有意義。”盧彩文説。
70歲的葉曉東也頗感安慰。他的父親陳團圓1939年從新加坡回國,成為了三千多名奮戰在滇緬公路上的南洋華僑機工中的一員。1944年,留在淪陷區繼續抗日的陳團圓被日軍活埋時,葉曉東剛出生3個月。父親什麼也沒留下,犧牲的地點也找不到,對父親的思念與祭奠只能深藏在心裏。2005年,俯瞰滇緬公路的“南洋華僑機工回國抗日紀念碑”在畹町落成,已經退休的葉曉東擔任了管理所所長。“碑後長廊裏刻有機工名單,我父親的名字也在其中。祭拜有了地方,我感到很欣慰,相信父親在九泉之下也能安息了。”葉曉東動情地説。
同樣動情的還有雲南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黃毅。“讓忠魂回國,是中國遠征軍抗日陣亡將士親屬和那些一天天在減少的老兵們的最大心願。”黃毅充滿感情地講述了迎請入緬作戰陣亡將士遺骸回國的動人故事。據黃毅介紹,經多方不懈努力,2011年從臘戍、密支那等戰場找到19具遺骸,2014年從南坎、八莫等戰場找到24具遺骸,火化後歸葬于國殤墓園。今後兩年,還將在緬甸曼德勒、芒友等當年主要戰場新建中國遠征軍紀念碑(塔)。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今天我們追憶歷史、致敬英雄,絕不是為了激發仇恨,而是要牢記教訓、珍惜和平。”黃毅説。
“國家的認可,對他們是最大的安慰”
滿是戰壕坑道的山體,歷經槍林彈雨仍在頑強生長的古松,因被鮮血染紅山頂而得名的“紅帽坡”……若不是走進去、細細看、認真聽,誰也想不到,這座挺立於怒江西岸,長滿松樹的雄偉山峰,70年前曾發生過一場極其慘烈的戰爭——松山戰役。
“每次到了這裡,我都心跳得厲害,當風吹得樹葉颯颯作響的時候,我就仿佛看到了當年的血戰場面。”62歲的戈叔亞如今已是公認的滇緬抗戰史專家。1983年大學畢業後,一次騰衝出差的經歷,讓他偶然得知了這段歷史。“1968—1969年,我在騰衝當過兵,大學裏學的是歷史專業,還選修了二戰史,卻從不知道這段歷史。”戈叔亞説,從那以後,他開始通過朋友介紹,採訪老兵,搜尋史料,研究滇緬戰史。
在松山戰場遺址,我們偶遇八名統一身著藍色T恤的大學生。大學生劉旺衢告訴我們,他們這個“拾憶滇西暑期實踐團”的成員全部來自北京林業大學,將在龍陵、騰衝等地,通過10天左右的時間,採訪當地百姓,參觀遺址、博物館等,更深入地了解滇西抗戰歷史。“回去後,我們會通過宣講展示,讓更多的人知道這段歷史。”劉旺衢説。
在昆明,有一個“關愛抗戰老兵計劃項目辦公室”,共有60余名志願者,其中80%為老兵後代。尋訪併為生活困難老兵提供關懷和援助,是他們的主要目的。66歲的王力是其中一員。已白髮蒼蒼的她扶著父親——91歲的遠征軍老兵王惠生的胳膊,説道:“那場戰爭的親歷者已經越來越少,我們是用只爭朝夕的心情去關愛他們。而國家的認可,對他們才是最大的安慰。”(記者 楊彥)
[責任編輯:段雯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