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臺資專科醫療機構的西進路

2016年05月12日 09:03:00來源:福建日報

  安寶醫院為前來就診者提供了良好的就醫環境。

  康德口腔:

  醫生主動回訪患者

  每個周末,黃煒峻都喜歡在福州康德口腔門診部的茶室里和本地的臺胞聚一聚。這些臺胞原來都是他的病患,如今早已成為朋友。2009年,黃煒峻在福州設立第一家臺資口腔門診部時,看重的就是這里大量的臺商資源。剛開始時,上門求診的多數只是在福州的臺商,但這遠不足以支撐診所的運營。隨著康德口腔的技術和服務逐漸被認可,如今,其臺胞與本地病患的比例和剛開業時剛好倒了個個兒,實現二八開,有些患者甚至還從漳州、廈門等地專程來就診。

  這家臺資口腔門診究竟有何特別之處呢?黃煒峻告訴記者,康德口腔門診從臺灣引進了10余位擅長種植、修復等方面的專家駐診,並斥資100多萬元購買了普通口腔診所很少配備的電腦3D斷層檢測設備。

  按照臺灣的牙醫診所習慣,他們的醫生會給病患打電話回訪。最初,患者十分驚訝,“因為從來沒有接到過醫生主動打來的電話”。畢業于臺北醫學院牙醫學係的黃煒峻說,臺灣牙醫診所競爭激烈,因此也練就了良好的專業精神和服務意識。比如他們在服務方面十分重視術中、術後的回訪。每一位病患在治療後,診所醫生都會不厭其煩地向其宣導術後的牙齒護理,並提供半年免費的門診追蹤和牙周檢查、護理。

  隨著業務量的增長,去年,位于福州繁華路段的康德口腔門診分所開張。黃煒峻在這里專設了一間會議室。為了促進兩岸口腔學術交流,自2009年起,康德口腔門診就發起海峽兩岸口腔學術交流研討會,距今已連續舉辦6屆,參會的業者從最初的不足100人發展到現在的近300人。

  永愛骨科:

  跨海求學扎根創業

  福州永愛風濕骨關節專科醫院院長陳炳仁沒有想到,自己會回到先祖行醫的地方繼續著祖輩的事業。

  陳炳仁出生于中醫世家,祖籍福建安溪。清鹹豐年間,其先祖移民臺灣,祖上五代皆從事中醫。上世紀90年代初,福建開放招收臺灣學生,陳炳仁聽從父親的建議,到大陸學習中醫,並在福建中醫學院就讀。

  2008年,陳炳仁故地重遊。他發現,在福建專業從事中醫骨科的民營醫院很少。中醫正骨技術正是其祖傳的醫術。而中醫的發展彼時在臺灣也正面臨困境,大陸人口眾多,市場廣闊,何不將此醫術在大陸發揚光大。多方考察之後,陳炳仁在福州開設了一間中西醫結合的骨科醫院。

  陳炳仁告訴記者,中醫正骨療法是中醫治療骨折、關節脫位等運動係統疾病的一種方法,醫生通過拔伸、復位、對正、按摩等手法,最後用小夾板外固定,治療病人的骨傷疾病,副作用較小。同時,他們也結合西醫手法進行治療,如引進微波技術修復軟骨損傷,在中醫正骨治療後,運用西醫器材進行康復理療,起到固本培元的效果。

  中醫正骨療法早在2006年就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遺”名錄。由于民間正骨醫術的傳承方式以言傳身授、臨床教育為主,有的診治技巧難以言傳,需由老師示范,學生領悟,配合臨床反復驗證,才能掌握其中訣竅。因此,不論在臺灣還是大陸都面臨傳承的困境。陳炳仁希望,未來能有更多青年醫生來學習傳承這一優秀的中醫治療技術,讓更多病患受益。

  安寶醫院:

  讓更多母親有健康寶寶

  和傳統醫院門診咨詢、挂號設立在一樓不同,為了保護病患的隱私,廈門安寶醫院的挂號、門診都設置在二樓。安寶醫院是臺灣魏曉瑞博士和鴻海集團郭臺銘總裁已故夫人林淑如于2000年在臺灣創立,著重于不孕婦女的營養運動及調整代謝治療方式。

  魏曉瑞在臺灣名氣頗高,1997年成功施行了臺灣首例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她告訴記者,臺灣婦女結婚生子都比較晚,因此在這方面積累了豐富的醫療經驗。去年大陸二胎政策開放後,來安寶醫院的病人日漸增多,並且面對的病人年紀也是普遍偏大,所以孕前調理、輔助生殖就顯得愈發重要。

  “通常35歲以上的婦女會被歸為高齡產婦,但實際上,只要做好孕前調理,或通過輔助生殖的手段,一樣能夠生出健康聰明的寶寶。這就好像種稻首先要耕田,把田養好才能播種豐收。”魏曉瑞介紹,安寶醫院主要是教病人如何通過運動和飲食改善身體代謝,提高卵子質量。更重要的是希望病患在接受治療的過程中,理解每一個環節的原理和作用,在成功孕育寶寶的同時,也能懂得母體健康的重要性。

  和普通醫院不同,安寶醫院專辟一層樓用于備孕或孕期婦女健身,並配有私人教練。未來,安寶醫院還將開設一間餐廳,請營養師來教授如何做孕前營養調理和孕期營養膳食指南等。

  “通過改善母體的健康來優生優育是我們醫院的理念,輔助生殖也是安寶的強項。”魏曉瑞介紹,現在安寶醫院的31到35歲婦女的試管嬰兒成功率達62%,40歲以上的達26%。“我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讓更多母親能擁有健康的寶寶。”魏曉瑞說。

  本報記者 陳夢婕 文/圖

  點評>>>

  經過十幾年的耕耘,臺資醫療機構在大陸逐步壯大發展。不過,臺資在大陸辦醫也遇到一些困難。比如因職稱晉升難造成的醫生資源短缺、醫保報銷難覆蓋等。

  在臺灣,民營醫院佔比超過七成,並在透明化的競爭中樹立了良好的服務意識和口碑。社會資本在嚴格監管下進入醫療領域,並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在大陸醫改和開放醫療服務市場的過程中,臺灣醫療機構可以發揮特殊而積極的作用。一方面,來自臺灣的醫療服務機構成為大陸多元辦醫格局的主要力量之一;另一方面,臺灣優質民營資本的辦醫經驗也可為大陸醫改提供借鑒。

  本報記者 陳夢婕

[責任編輯:趙苗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于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係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