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臺灣還能“趕得上晚集”嗎?
兩岸服貿協議簽署已經兩年8個月之久,然而在島內卻遲遲未能生效。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評論表示,服貿協議考慮週詳縝密,處處為兩岸業界著想,但民進黨方面在春節前竟還聲稱要重啟兩岸服貿協議談判。然而中韓FTA已于去年底正式實施,香港也已與內地簽署實現雙方服務貿易自由化的協議。這意味著韓國和香港服務業將可早于臺灣登陸搶灘佈局,臺灣業界恐怕連晚集都趕不上了。
評論摘編如下:
兩岸于2013年6月簽署服務貿易協議,但時隔兩年8個月,服貿協議迄今仍未能在臺灣實行。商務部部長高虎城近日在北京國新辦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就再次敦促兩岸服貿協議應儘早生效實施,否則“恐怕連晚集都趕不上了”。早在2014年11月國臺辦主任張志軍就曾提醒臺灣方面,兩岸經濟合作協議(ECFA)的啟動比中韓自由貿易協定(FTA)早,他不希望看到兩岸“起了個大早,卻趕了個晚集”,臺灣現在還來得及奮起直追,“但這需要臺灣做出努力,和大陸相向而行。”然而,當島內為服貿協議爭吵不休的時候,中韓FTA已于去年底正式實施,香港也已與內地簽署實現雙方服務貿易自由化的協議。這意味著韓國和香港服務業將可早于臺灣登陸搶灘佈局,臺灣業界恐怕連晚集都趕不上了。
臺灣與韓國有逾7成的出口産品重疊,誰若能先獲得進軍中國大陸市場的優惠關稅,便能大大提高競爭力。島內媒體曾以“龜兔賽跑”來形容韓國、臺灣分別與中國大陸簽署貿易協議的進程:韓國後發先至、佔得先機,臺灣卻是“起大早、趕晚集”。2010年6月兩岸簽署ECFA,韓國業界憂心如焚,擔心兩岸經濟融合將産生“1+1大於2”的效應,也憂慮臺灣業界可先進軍大陸市場搶佔有利地形。同年底中韓舉行首次FTA工作會談。2013年兩岸簽署ECFA後續協議──服貿協議,臺灣“再下一城”。不料,“逢中必反”的民進黨不樂見兩岸經濟更密切合作,故意拖延服貿在“立法院”的審查程式。2014年3月島內爆發“反服貿運動”後,服貿協議更是被打入冷宮。當島內陷入意識形態的纏鬥時,韓國急起直追。中韓FTA于去年完成談判、年底實施。這意味著臺灣在兩岸服貿協議中享受的“獨家”優惠將隨著韓國業界進軍中國大陸而流失殆盡。
在兩岸簽訂的服貿協議中,大陸向臺灣開放80多項措施,當中涉及到像金融、電信等現代服務業,也有涉及到環保、翻譯、美容、建築、醫療等貼近民生的行業。尤其大陸允許臺企可登陸獨資設立醫院、金融、電子商務、批發零售等,這些都是中國大陸當時未曾對外資開放的優惠措施。可見,大陸在服務業方面的開放幅度不僅大於臺灣,而且還給予“獨家”優惠。
服貿協議考慮週詳縝密,處處為兩岸業界著想,但民進黨方面在春節前竟還聲稱要重啟兩岸服貿協議談判。其實,鋻於島內業者擔心開放市場是否會衝擊本地服務業,兩岸服貿協議也未雨綢繆地設定了“避免負面影響條款”:受影響一方可臨時要求另一方進行磋商,並尋求方法加以解決。所以,萬一台灣業者覺得自己利益受損,可根據該條款要求與大陸方面磋商相關事宜。因此,所謂重啟服貿協議談判,毫無必要。
[責任編輯:李瑞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