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海峽兩岸高校建立就業合作交流機制

2014年09月16日 08:37: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上海9月15日電 (黃艾嬌 許婧)同濟大學15日透露,與逢甲大學校友聯絡暨就業輔導處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兩校“學術交流合作協議”框架下,共同構建大學生就業管理、服務與就業師資的交流和培訓體系,以及大學生就業相關活動的合作機制。

  在當前社會轉型和産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時期,如何更好地幫助大學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實現就業理想?同濟大學與臺灣逢甲大學近日共同舉辦“海峽兩岸高校就業服務與生涯發展教育論壇”,來自逢甲大學、東海大學、同濟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範大學等海峽兩岸近20所高校大學生就業指導中心負責人、上海高校就業服務與生涯指導培訓基地(東北片)高校學生就業指導教師數十人與會,圍繞兩岸人才培養、大學生就業指導、職業生涯發展教育等重要議題展開深入研討交流。

  同濟大學黨委副書記徐建平表示,高校畢業生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事關建設人力資源強國和創新型國家的大局。同濟大學一直將就業作為人才培養系統工程的重要環節,並把“就業”作為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抓手,致力於提高學生的綜合競爭力。學校現已建立起“招生—培養—就業”的聯動機制,大力開展就業服務體系建設與職業發展教育,並在學校服務社會的戰略中拓展人才培養和就業工作的路徑。此次論壇有利於促進海峽兩岸高校就業工作的互動交流,推進兩岸高校在學生就業工作領域的深入合作。

  同濟大學學生就業指導中心主任徐迅介紹了十餘年來學校學生就業工作資訊化建設的進程。他説,同濟大學就業指導中心在不斷優化“同濟學生就業管理服務資訊平臺”的同時,還積極致力於建設多維度就業分析系統,實現對就業數據的立體化、多維度的分析和研究,從而反哺人才培養、提升就業品質。同濟大學學生就業指導中心方雅靜還就“社會性別”視角下的女性生涯規劃教育進行闡述。

  高校的生涯輔導策略是否符合職場的趨勢與人才需求的發展,直接關乎就業輔導的成效。逢甲大學校友聯絡暨就業輔導處秘書林淑惠在報告仲介紹了該校如何建構、完善職涯輔導體系的做法和經驗。她認為,每所高校各有其發展特色及人才培育的重點方向,應建構以自身需求為導向的職涯輔導體系,並且還應當適應産業變遷與人才需求的改變而對輔導體系進行動態的調整。逢甲大學將學生在大學四年的職涯輔導分為“職涯探索、職業準備、就業安置”三大階段,並依據各階段不同需求為學生規劃、提供相關的職涯輔導服務與資源。逢甲大學校友聯絡暨就業輔導處三位職涯發展師賴嫦卿、楊瓊樺、王壹珊分別介紹了該校各階段開展職涯輔導的諸多策略及所取得的成效。

  會上,臺灣東海大學就業輔導暨校友聯絡室副主任蔡家幸介紹了該校職涯發展現況及特色簡報;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教授周文霞論述了職業發展的偶然與必然,對大學生擇業過程中的偶然事件發表見解;浙江大學就業指導與服務中心副主任謝紅梅介紹了該校的就業指導工作;華東師範大學學生就業諮詢服務中心主任施家倉分析了師範院校畢業生就業難的成因,並提出了應對措施。

[責任編輯:段雯婷]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