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海協會會長陳德銘:兩岸今年將完善貨物貿易協定

2014年03月06日 08:45:00來源:南方日報

  談兩岸交流

  “‘習馬會’會不會實現?你得問習主席”

  南方日報:上個月舉行了“張王會談”,外界期待兩岸最高領導人的“習馬會”是不是會實現?

  陳德銘:這問題你問我還是問習主席呢(笑)。“張王會”是很好的事,因為兩岸的主管事務部門開始有接觸,這對海協會和海基會的會談是一種推動,也會增加一種壓力和動力。我記得張志軍主任好像説過,兩岸一家親,如果在一家的範圍內有條件實現的話,我們樂見其成。

  南方日報:“張王會”之後,大家説兩岸的交流進入2.5時代,您在任內會做哪些促進兩岸交流的事情?

  陳德銘:我們今年的任務是舉行兩岸第四次會談,我今年先要做的,是按照我們海協會、海基會雙方的約定推進更多的工作,包括貨物貿易協定和爭端解決機制,還有兩會(海協會與海基會)互派辦事機構的問題,也包括航空、環保談判等,也希望能推進。

  南方日報:今年兩岸交流會不會增加?您覺得我們兩岸還能在哪些領域繼續開展合作?

  陳德銘:國臺辦主任張志軍今年會去訪問臺灣。我們給臺灣服務貿易開放的政策,臺灣地區立法部門還沒有批准。開放的機會先給了香港,我想今後大陸和臺灣之間也會逐步放開。

  談自貿區 “‘店多成市’,第二個店不會影響第一個店的生意”

  南方日報:在上海自貿區之後,廣東也在積極申報自貿區。您如何看待廣東的申報?以及廣東申報自貿區後,如何實現粵港澳更好地共同發展?

  陳德銘:上海自貿區建立,在取得一定經驗後,國家層面肯定會批准設立更多的自貿區。如果廣東更多地搞一些自貿區的實驗,我想對香港來説影響還是正面為主。我們有一句話叫做“店多成市”,第二個店不會影響第一個店的生意,而且開多了之後這裡就形成一個市場、一個中心,更多的人就來了,每一個店的生意就會越做越大。我認為廣東和香港的關係,尤其是廣州、深圳這兩個大城市以及泛珠區域的繁榮發展,對香港一定會是一個促進作用。

  金融危機後,粵港雙方都面臨産業結構調整,都面臨轉型的問題,所以是共同轉而不是單一轉。香港的服務業也很有競爭優勢,隨著區域合作的深化,香港儘量加入這些區域,會越來越有它的優勢。

  談外貿 “廣東成立商務廳,統一國內外市場是利好”

  南方日報:前幾天廣東成立了商務廳,將國內貿易和外貿部門合二為一。您對此怎麼看?

  陳德銘:我覺得廣東把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統一起來,有利於廣東省委、省政府更好地統籌管理好兩個市場,因為兩個市場已經結合在一起。作為政府主管這兩個市場的部門,如果分成兩個的話,相互之間的優勢互補比較難做到。

  南方日報:您覺得這對廣東進出口貿易會有什麼影響?

  陳德銘:應該是正面的影響,因為廣東國內市場也很大。(特派記者 雷雨 吳哲 實習生 吳暢)

[責任編輯:朱媛媛]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