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兩個外公,曾經,一個在海的那邊,一個在海的這邊;而今,一個仍在海的這邊,一個已在天堂。
外公幼年失怙,兩個外公相依為命,大外公參軍後,二外公孤苦一人被寄養在叔叔家。一九四九年五月,全國的解放戰爭進行得如火如荼,就在上海的黃埔江碼頭,大外公隨軍登上了去往臺灣的輪船,原本以為臺灣只是個暫時的落腳地,卻沒想到一別家鄉、親人竟是四十多年。兄弟二人海峽相隔不得見。
外婆説,在從前,大外公的存在是一個不能被提及的話題。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家裏有海外關係的都要遮遮掩掩,臺灣更是一個敏感話題。隨著改革開放和兩岸關係的改善,從八十年代末開始,陸續有臺灣老闆回大陸探親。那是一九九一年秋日的一天,外婆家的巷子裏響起了鞭炮聲,二外公在眾人的簇擁下與失散四十年的兄長相認,分離時還是懵懂少年,再相見時已年逾花甲,兩位老人無限慨嘆!在此之後,幾乎每一年,在天氣開始轉暖的時侯,大外公都會回鄉住住。有的時侯是一個人,有時侯和大外婆一道,還有時,是在堂舅的陪同下。
大外公是一個慈祥又帶著些許威嚴的老人。由於頭髮漸漸稀疏,接近髮根的部分頭髮已變成了銀白色。他總是用閩南味的普通話或是家鄉土話和我們交談,離家幾十年,鄉音不改,直至現在,這都讓我覺得不可思議。
的確,即使盼了茫茫四十多年,大外公歸家的心卻一直都是溫熱的。
大舅和大外公的往來最為密切。他説:“大伯給我最大的印象就是重親情,他把家族、親人放在第一位,是一個傳統觀念很強的人。當初大外公是作為國民黨高級軍官去到臺灣的,在臺灣他遇見了大外婆,之後生兒育女,家庭美滿幸福,但他卻一直不忘故土和親人。在經歷四十多年的隔絕之後,一九八七年,第一批臺灣返大陸探親的人,踏上了闊別近半世紀的故土,大外公卻由於職務限制,不得返鄉。終於,一九九一年,大外公主動辭去了工作,踏上了返鄉征程,為這他失去了多少,我不得而知,但我知道大外公返鄉後,為他人,為故鄉貢獻了不少。一九九二年,大外公帶領宜黃縣旅臺同鄉會捐款二萬美元,修建了縣臺聯會館,為從臺灣返鄉尋親的人在住宿、資訊交流等方面提供了便利;二000年,大外公參與籌備江西省旅臺同鄉會南昌會館,每次回鄉途中他都會去會館,共商兩地合作交流。在家鄉當地,他出資修繕寺廟,修建大橋,從九八年到0八年連續十年資助當地貧困學生。
我是同輩中年齡最大的,大外公對我一直多有關心。現在想來,從我記事起,成長之路上一直都有大外公的身影和教誨。小的時侯學書畫,他和大外婆會饒有興致的評點;高中時離開家鄉,獨自一人到市中唸書,他和大外婆在回鄉途中特地到宿舍看我,還寬慰,高考最關鍵是自已的興趣,考試不要有壓力;後來我到上海讀大學,他來上海時,乘車二個多小時,特地從浦東去了我遠在松江的學校。在我剛進大學時,他甚至給我寫信,從學習到生活,細緻到如何記課堂筆記,和同學老師的相處之道,在信中都有談及,詳細到無以復加。現在翻開信件,看到那滿滿五頁、微有顫抖卻又力透紙背的繁體字跡,我都能深深感受到大外公對自已的關懷照顧。
二外公是大外公唯一的胞弟,在臺灣的四十多年中,二外公是他最大的牽掛。由於二外公的離開,那個新年在我的記憶中只剩下黑白。二外公病得那麼突然,病情惡化速度,讓人如料不及。上個月二外公和大外公一起來學校看我的情形,仿佛還在眼前,一個月不到的光景,二外公的身體狀況竟然已經嚴重到病危的程度。第一次,大外公在還沒有轉暖的季節便回來了。那是二外公逝世的當天下午,天氣很晴朗,哀樂彌散在外婆家的深巷裏,陽光顯得那麼尖銳而蒼白。大外公在簽證的牽絆下姍姍來遲,僅僅是差了六個小時的時間,世上相依為命的兩個至親兄弟,竟已天人永隔。我默默的站在人群裏,在淚眼迷離中望著二外公,他安靜地躺在床上,全身被布包裹著。大外公風塵僕僕趕來,當他走進門廳的時侯,我倒吸了一口氣,緊盯著他的背影,只見他微微擋了擋試圖過來扶他的舅舅,獨自一人走向二外公的房間,當看到全身包裹著白布,安靜地躺在床上的二外公時,他的腳步有那麼一頓,接著默默地走到床邊,伸手掀起了白布的一角。。。。。。。那一刻,我的心揪了起來,不忍再看一眼。那天裏,我沒有和大外公説過一句話,只是遠遠的看著他,看著他平靜地吃飯,看著他平靜地囑咐眾親,看著他平靜地上樓休息,都很平靜。
在二外公出殯的那日,大外公在眾人面前訴説著他對二外公的愧疚、珍惜以及遺憾,聲淚俱下,幾近哽咽。我想,在與二外公分開的那四十多年裏,各種可能和意外在他腦海裏,應已想像和擔憂了無數次,但二外公先他而去,應該是最讓人心碎的眾多可能的其中之一。然而慶倖的是,當這真正發生時,他能與眾親一起悼念二外公,並且,在此之前,他已經擁有了和二外公重逢並密切相處十幾年的時光。
在今年的除夕夜,我接到了大外公的新年電話,他聽聞我讀新聞專業後,很是激動的説:在研究所學新聞好啊,現在在臺灣,記者的力量很大,阿扁的日子不會好過,過年都在牢裏。我頓時失笑,末了,大外公説道:現在兩岸關係越來越緊密,交通也很方便,以前都是我去你們那,什麼時侯你和你爸媽也來臺北玩啊。我開心地答道:會的,一定會的。
大外公,希望您身體康健。我一定會去臺北看您,我會幫大外婆種花養草,我一定會陪您跑步鍛鍊……(宜黃縣臺辦供稿 宜黃臺屬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