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秋高氣爽季節,我同家人一行三人,由桃園國際機場搭國泰航空公司下午二時班機至香港,抵達時賢侄楊友勤在出口處迎接,隨即搭乘市內公車、地鐵至深圳,時已午後六時,下榻于中南海油公司招待所,卸下行裝,用過晚餐,放鬆心情欣賞深圳市夜景,有賓至如歸之感。
翌日由賢侄楊友勤陪同到深圳市區景點遊覽,感觸到深圳市發展迅速高樓疊起,馬路寬廣,公園綠地市容整潔,商業鼎盛,人民生活水準提高,新建蛇口大橋與香港銜接,已開始通行,來往民眾絡繹不絕,交通便捷,此次途徑香港時發現出入境申請表僅香港地區使用,到大陸各機場海關除安檢通關外無需填寫出入申請手續,乃是一種利民措施值得鼓勵。
上午八時由賢侄楊友勤陪同搭乘中國南方航空班機,自深圳至南昌昌北機場,賢侄楊友亮由宜黃備車到機場迎接,因小女淑雯首次到南昌,於是由賢侄楊友勤導引至滕王閣景點遊覽。時近中午於是相約南昌幾位好友灶王爺餐廳用餐,彼此相見甚歡,席間談到南昌近幾年建設突飛猛進,以前紅谷灘是一片沙洲,今日已建設成美麗的新都市,高樓連雲起,交通四通八達,深具國際都市規模,發展潛力無窮,今日南昌與昔日南昌相比真有天壤之別。
午餐後沿著南昌到撫州高速公路,直達宜黃故鄉,時近黃昏,弟媳愛如與親友們已在故居門前等候,以施放鞭炮迎接,有回到家感受,進入廳內已準備晚餐,席開兩桌,時隔三年不見,彼此關懷,互問溫暖,親情流露溢於言表。這次我回到故鄉將心中掛念幾件事情直言相告,希望親友們協助完成:
其一,我離開家鄉六十載,年少時同窗好友陸續先後往生者與目前正患有重疾者,令我常思念到他們,因此我回到故鄉之時,即前往其住處慰撫其遺屬,再與生重疾者及昔日知交老友分別致意問候,彼此交談間感觸良多,互相祝福永保健康。
其二,胞弟壽慶逝世已將三年,其墓園整建,及我生母李太夫人墓園維修,均由賢侄楊友亮負責督工完成,因此由侄輩帶領我同家人前往墓地祭拜,以告慰先人在天之靈,願地下有知,以遂我心所願。
其三,楊氏宗祠及祖譜重修時已十週年,諸多宗親囑咐舉辦十週年慶祝活動,我既為發起人,於是專程帶領家人參加。當我抵達棠陰遙下村(現改名雷家灣)路口,發現道路已鋪設水泥,路面平坦,祠堂四週環境已有很大改變,河水清,道路平,百年老樹及花草皆綠色宜人,老舊住房改建樓房,屋內陳設新傢俱,廚房安裝沼氣燃料器具,屋外設有沼氣槽,民生用品無缺,居家生活改善許多,詢問之下,乃是政府推行新農村建設具體成果,造福農民,乃是一項德政,值得稱道。
楊氏宗祠十週年慶,遠近宗親百餘人參加,並邀請縣臺辦主任朱麗娟、副主任汪發蘭暨鎮書記、副書記蒞會指導。典禮結束後全體合影留念,會後聚餐,席開二十四桌,宗親們共聚一堂,喜樂融洽,隨後召開宗祠管理委員會改選委員,公推楊崇來為主任委員,楊崇任、楊崇生、楊劍、楊友亮、楊崇華、楊孝福為委員並請楊菊雲、楊壽康、楊仁華、楊友信、楊友勤為顧問,共同為楊氏宗祠永續發展貢獻心力,年輕一代接棒,可慶可賀。
這次我同家人回到故鄉時受到宜黃縣委書記謝祖鵬、縣長邱建國、副縣長伍鵬、縣臺辦主任朱麗娟、副主任汪發蘭諸位領導的關愛,熱情招待,心表感謝。最令我興奮者莫過於故鄉市政建設已有顯著進步,市政中心已遷移至河東開發區,周邊樓房建造美輪美奐,並開闢華南虎廣場,供民眾休閒遊樂,並設有名人雕像,供民眾瞻仰頗有文化歷史傳承意味,是否有一座圖書館供青年學子進修之用。對原有舊社區亦重視,街區鋪設水泥路面,周邊環境整潔,照明設施普及供夜行人方便,乃是一項德政。沿河兩岸橋梁增加,來往車輛行人進出方便對地方繁榮甚有助益,至於六里鋪工業區發展已有商業人士投資,並應羅序全董事長之邀參觀其塑膠袋製造工廠,擁有數百工人,日産量可觀,有內銷亦有外銷,營業額甚鉅,其本人曾來臺灣參訪,遺憾未能與台塑創辦人見面請益,從彼此交談中興奮地觀察,發現宜黃縣已從古老城市蛻變新的風貌,乃是由於近兩年來縣委書記謝祖鵬與縣長邱建國貫徹中央加速基層建設方案,竭盡心力為民造福所作出之貢獻,令人欽佩。宜黃縣政府為紀念改革開放三十週年成果展內容摘要如下:
(一)、農村建設—縣府遵照中央措施【五新一好】:走平坦路、喝乾淨水、上衛生廁、住整潔房、用整潔能源,以科學選點為基礎,全體一一七個新農村建設點呈現新風貌景象。
(二)民生工程建設—先從經濟面著手,提升社會經濟發展,以就業醫療、教育住房,最低生活保障等民生政策中得到實惠,做到學有所教,勞有所得,弱有所助,貧有所濟,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社會安定和諧。
(三)城市建設—先後興建了宜黃、世紀、濱江三條大道,並擴建沿江路、學前路、西門路及三個市場、六座橋梁、使整個城市美化、亮化,煥然一新。
(四)鄉鎮建設—縮短城鄉差距,全縣六個建制鎮和六個中心村之規劃:一條硬質路面、一個較大的理想農貿市場、一條商業街,及對四十條居民巷進行硬化,總長6.676米,先後投資一千八百萬元人民幣,並改善民生用水,落實鄉村改造。
(五)發展農業經濟—全縣農業企業五十八家,採取農村經濟合作,農業科技化,採塑盤插秧、拋秧、制種直播、測土配方施肥、節水灌溉等技術,提高農産品産量及品質,促進內銷外銷雙管齊下,增進農業收益。
(六)生態旅遊經營—宜黃縣內擁有文化古跡,例如曹山寺、卓望塔、石鞏寺、棠陰古鎮、山前竹海、觀音山水庫,自然生態美不勝收,好山好水,適於旅遊休閒,惟須提高旅遊景點管理水準及服務品質,招攬他鄉旅客及臺灣相親返鄉走訪親山親水之旅。
綜合上述乃是我這次回到故鄉最豐碩的收穫,也是我心願得償。(宜黃縣臺辦供稿。作者:宜黃縣臺胞楊壽明 ,係前臺北市江西旅臺同鄉會會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