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交響樂團在臺北演出
中新社臺北3月21日電(記者 耿軍 閆曉虹)湖南交響樂團21日在臺北演出“瀟湘韻 兩岸情”大獲成功,熱情的觀眾報以持久的掌聲,以致樂團加演三十分鐘。
湖南交響樂團的“瀟湘韻 兩岸情”音樂會當天下午在臺灣最高音樂殿堂臺北音樂廳舉辦。精美的節目單扉頁印有:“我們用音樂講述湖湘文化,我們用音樂架起友誼之橋,在音樂的翅膀之下,我們同是一家人”。
湖南交響樂團演奏的全是具有濃厚湖湘文化風格的曲目: 著名湘籍作曲家楊天解先生創作的、表現山寨中苗族男女在歡慶節日時載歌載舞歡樂情景的《苗寨狂歡節》;蕭雅瑜先生創作的《塞外》、《岩溪》;黃安倫先生創作的《b小調小提琴協奏曲》,表現出作者一向寄以深情的塞北風格, 糅合了漢族悠長、蒙古族粗誑的音樂特點,擔任小提琴獨奏的是大陸青年小提琴演奏家、中央音樂學院青年教師劉霄。在2008年舉辦的CCTV鋼琴、小提琴大獎賽中,他一舉奪魁,拿下成年組金獎。
劉霄的演奏,博得經久不息的掌聲,能夠讓聽眾掌聲停息的只有劉霄加演的曲目。
中場休息後,湖南交響樂團演奏了由湖南省著名作曲家、國家一級作曲劉振球先生創作的交響詩《長島人歌》。樂曲名來源於毛澤東詩詞--七律《答友人》中 “長島人歌動地詩”一句。全曲以湘江作為湖湘文化的載體進行歌頌,共分為四個部分:追溯湘江的歷史,在主旋律中穿插古琴曲以及原生態山歌,展現千年湖湘文化的深厚底蘊;描繪戰鬥的湘江,塑造了剛直、倔強、勇敢的湖南人性格;展現思念的湘江,用了很多民歌旋律,委婉表達了妻子對丈夫的思念,母親對孩子的思念;刻畫奔騰的湘江,湘江水浩浩蕩蕩涌入洞庭,不僅向世人展示了湘江寬闊無邊的胸懷。
聽眾被樂曲分別展現的湘江豪放質樸、暴烈剛毅、柔和溫馨、開闊絢麗四種不同的性格所感染,紛紛起立報以雷鳴般的掌聲。樂團在聽眾的強烈要求下,加演了《阿里山的姑娘》、《瀏陽河》、《茉莉花》。
演出結束時,許多聽眾圍住作曲劉振球先生,請他在節目單上簽名。大批聽眾涌到舞臺沿,與演奏家們握手問候,高呼:“太棒了!太棒了!”
由湖南省文化廳副廳長、指揮周祥輝率領的湖南交響樂團一行85人,是3月19日抵達臺灣的,他們將進行為期六天的文化交流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