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臺灣現代農業參訪團荊門參訪 體味農耕文化發展

2012-11-29 09:48: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老式榨油機前,攝一段影像記錄逝去的歲月。(王啟宏 攝)

  台灣網11月29日荊門消息 日前,臺灣農田暨水利發展協會、臺灣傑出農業專家發展協會和海峽農漁特産交流協會組成的臺灣現代農業參訪團一行48人,先後在荊門市屈家嶺管理區中國農谷展示館、沙洋縣油菜博物館、鐘祥市彭墩村農耕博覽園尋覓體味荊門農耕文化發展歷史。

  在五千年中華文明史上,荊門的農耕文化是湖北省乃至全國都曾引以為豪的史前文化品牌,影響十分巨大。赴荊考察的臺灣農業專家當然不肯遺漏這些豐厚的歷史積澱,在兩天的考察交流中,他們沒有停下探尋的腳步、沒有收回尋覓的目光,他們鍾情這裡的農耕歷史。

  在屈家嶺管理區中國農谷展示館“農谷之源”展區,展示了距今4600多年的炭化稻粒,因為在屈家嶺文化遺址中多次發現過炭化稻穀凝塊和燒焦的稻粒。這些珍貴的歷史遺存有力地證明了中國是亞洲稻的原産地之一,其馴化栽培水稻的歷史源遠流長。看著史前祖先留下的智慧結晶,這一切令參訪團興致盎然,在展臺前駐足圍觀、拍照留影、仔細研究的專家也越來越多。

  在沙洋縣油菜博物館,由油菜衍生展出的榨油設備古香古色,溢滿了歷史的沉重與艱辛。老式木楔壓榨機厚實的原木基座已被榨出的菜籽油浸透,泛著浸潤厚重的古銅色。有些臺灣專家禁不住拉起深重的撞桿,用力撞擊那些厚碩的木楔,幾番輪迴後早已氣喘吁吁,隨著額頭紛紛滾落的汗珠昭示著老輩勞作的艱辛。而一旁,鐵制的壓榨機就顯得輕巧秀氣,很多臺灣客人用照相機、錄影機記錄下了那段流失的歲月,他們説:“我們應該算第二代臺灣人,我曾見我們的父輩用過這個工具,甚至我們當中有人也用過。不過,臺灣現在基本上不用這個東西了,所以看著比較親切,想拍段影像留給我們的子孫,並告訴他們——這是我們的,也是中國的。”

  在鐘祥市彭墩村農耕文化博覽園,斑駁的木門、滄桑的石磨、古老的風車、沉重的蓑衣、藤條編織的簸箕、竹蔑條編成的曬席……都在訴説沉重而悠遠的歷史。臺灣客人在木門前的閉目沉思、輕鬆連貫推動石磨的勞動樂趣、轉動風車吹來的徐徐清風,這一切都讓臺灣農業專家沉浸于那段刀耕火種、肩背人扛的農耕歲月。

  從史前到現在,從大陸到臺灣,雖然農業發展的道路不一樣,取得的成果不相同,但都秉承了相同的農耕文化,走過了相同的農耕歷史,歷經了相同的涅槃重生,因為海峽兩岸之間有著同祖同宗的血脈相連,有著同根同源的文化淵源。(台灣網荊門市通訊員 王啟宏)

[責任編輯:李瑞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