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剛剛過去的2010年,還是今年“兩會”,中原經濟區建設無疑是社會關注的焦點,更是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
代表、委員們認為,今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亦是中原經濟區建設起步之年,一定要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主動把本地本部門的工作放到中原經濟區建設這個全局中審視,找準定位,積極行動,形成建設中原經濟區的合力和氛圍。
不等不靠 主動融入
中原經濟區建設體現了時代發展的要求和全省人民的期盼,是實現富民強省的宏偉事業。
代表、委員們認為,藍圖已經繪就、號角已經吹響,今後關鍵是做,要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能夠做的事做起,推動中原經濟區建設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省人大代表、淅川縣委書記袁耀生說,省委提出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戰略後,淅川縣立即行動,不等不靠,及早謀劃,在制定全縣“十二五”發展規劃時,把中原經濟區建設與縣情相結合,進一步具體化,提出了創建渠首生態經濟示范區,在中原經濟區建設中發揮生態示范作用。
建設中原經濟區,需要統籌各方面力量,調動社會各界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形成建設中原經濟區的合力和氛圍。
“建設中原經濟區,對民營企業來說是一個難得的機遇。現在大家都在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省政協委員、河南廣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高天增說,下一步,我們民營企業要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增強創新能力,在規劃發展中主動與中原經濟區戰略“接軌”。大企業要做大、做強、做產業化,小企業要做精、做專、做出特色,為中原經濟區建設“增磚添瓦”,為加快實現中原崛起、河南振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找準定位 發揮優勢
謀劃和建設中原經濟區,是我省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戰略選擇,是明晰定位、整合優勢、凝聚合力的載體和平臺。
代表、委員們認為,結合構建中原經濟區的現實要求,各地各部門要自覺增強全局意識,深入研究在中原經濟區這個全局中所處地位、能發揮的作用,從而更好地發揮自身優勢,更好地服務于中原經濟區建設。
“建設中原經濟區,是省委、省政府在準確把握我省基本省情和面臨的戰略機遇基礎上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對全省上下進一步明晰定位、整合優勢、凝聚合力,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興必將產生重大推動作用。”
來自財政係統的代表、委員在審議、討論時說,財政作為黨和政府履行職能的重要物質基礎,推動經濟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保障,在建設中原經濟區中承擔著重要職責。財政部門一方面要發揮財政職能作用促進發展,做大“蛋糕”,為中原經濟區建設提供強大財力支撐;另一方面要堅持“富民優先”,著眼為民,切好“蛋糕”,保障和改善民生。同時,要加快構建有利于區內市縣競相發展、促進中原經濟區建設的財政體制機制,並將參照借鑒國家已批區域規劃的政策,積極爭取建立起完整有力的中央財稅政策支撐體係。
互動聯動 合作共贏
代表、委員們在審議、討論中提出,建設中原經濟區,各地區要特別注意發掘優勢、發現優勢、創造優勢,既使自身優勢得到充分發揮,又與其他地區的優勢相互補充、有機整合,產生聚合效應。
“建設中原經濟區、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興的總體戰略,為實現商丘持續較快發展提供了載體和平臺。服從服務于中原經濟區建設大局,既是我們的政治責任和歷史使命,也是商丘順應趨勢、發揮優勢、乘勢而上、加快發展的內在要求和必然選擇。”來自商丘的省人大代表王琦說,商丘將發揮在中原經濟區的戰略支點作用,積極與鄭汴核心城市相呼應、與豫魯蘇皖四省周邊地區相連接,加強區域協作,促進共同發展,在建設中原經濟區過程中增強自身實力,提升輻射帶動能力。(田宜龍 陳 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