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歲臺胞回家記
百歲臺胞回家記。(圖片來源:安陽市臺辦)
台灣網3月21日安陽市訊 “過幾天,我們就去臺灣辦理手續,以後俺爹就可以一直生活在老家了。”3月14日上午,在林州市臨淇鎮呂莊村,79歲的村民閻秋伏拉著100歲的父親閻光華的手高興地説。
為何要去臺灣辦手續?事情還要從1942年説起。閻光華寫一手漂亮的毛筆字,當時在村小學任教。一個偶然的機會,閻光華加入駐紮在呂莊的國民黨部隊。他隨這支部隊一路奔走,後來與家人失去了聯繫。1950年,閻光華一個人到達臺灣,雖然離開了故鄉和親人,但他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根在淇河邊。
在祖國寶島臺灣生活的60多年,閻光華一直沒有成家。“一開始是忙著討生活。”閻光華説,“後來工作穩定後,許多好友給我介紹對象,也有姑娘喜歡我,但我心裏一直沒有忘記在臨淇有個家。我知道,有機會我一定會回家的。”
與此同時,呂莊村的閻家人也惦記著閻光華。閻光華的大兒子閻秋伏初中畢業後在當地一家紙廠工作,小兒子和女兒也都在本村生活。閻秋伏和兄妹成年後一起四處打聽,卻沒有得到任何有關父親的線索。
1987年,有臺胞回鄉探親。當時49歲的閻秋伏聽到這個消息後,非常激動。一聽説有人從臺灣回來探親了,他就想方設法打聽父親的消息。了解他家的情況後,大家都熱心地幫他引薦。臺胞王先生記下了閻秋伏家的情況,並對他説:“在臺灣,我們每年都要召開老鄉會。如果你父親沒有改名字,應該可以打聽得到。”苦心人,天不負。王先生返臺後,在當年的同鄉會上找到了閻光華。就這樣,失散多年的一家人終於取得了聯繫。
“我一直在徘徊,家人是否還在,我該如何尋找,是否還能找到……”1990年,閻秋伏收到了父親的第一封信,父親在信中這樣吐露自己的心聲。取得聯繫後,雙方都非常想儘快相見,可是當時閻光華投資失敗,手頭不太寬裕,回家探親一再被擱置。
1995年元旦,離開老家50多年後,閻光華再一次踏上家鄉的土地。“看到父親身體健康,我心裏很滿意。家人重逢,每個人心裏都充滿了感激。”閻秋伏告訴記者。從1995年起,閻光華每年都從臺灣回來探親,總是在老家住滿3個月,享受陪在親人身邊的日子。
“黨和政府很貼心,俺覺得很幸福。”閻秋伏對記者説,“2005年,當時的安陽林州市臺辦主任張建軍陪同我的父親到紅旗渠參觀,鎮幹部帶著我的父母到萬泉湖、五龍洞旅遊。我也擔任了幾屆林州市裏的政協委員。”
2012年,90多歲的閻光華在臺灣不慎摔倒,住院治療後又患上眼疾。因為行動不便,他連續4年沒有回老家。2016年秋,閻秋伏擔心父親沒人照顧,和妻子專程到臺灣把父親接回老家。
100歲的閻光華,背稍微有點駝,打扮得乾淨整齊。老人坐在臥室裏和記者聊天時精神很好,時不時發出爽朗的笑聲。採訪結束之際,閻光華笑著對記者説:“還是老家好呀!”(台灣網、安陽市臺辦聯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