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屆海峽兩岸(粵臺)高等教育論壇在中山開幕

時間:2017-05-26 13:18   來源:中國臺灣網

  

  第十二屆海峽兩岸(粵臺)高等教育論壇開幕式現場,省臺辦副主任侯振富(左二)、省教育廳副廳長王創(左四),中山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方維廷(左三)、臺灣佛光大學總校長楊朝祥(右五)、東莞臺商育苗教育基金會董事長葉宏燈(右四)、致理科技大學校長尚世昌(右三)、朝陽科技大學校長鄭道明(右二)、臺北海洋技術學院副校長陳合成(右一)

  

  下圖:省臺辦副主任侯振富(左四)、東莞臺商育苗教育基金會董事長葉宏燈(右四)為2017年高校創新電子綜合素養技術技能邀請賽的獲獎團隊頒獎

  

  全體嘉賓合影留念

  中國臺灣網5月26日廣州訊 為深化粵臺高校的交流合作,促進創新驅動區域發展,5月23日,以“培養創新人才,推動創新驅動發展”為主題的第十二屆海峽兩岸(粵臺)高等教育論壇在孫中山先生的故鄉中山市開幕。省臺辦副主任侯振富,省教育廳副廳長王創,中山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方維廷,國臺辦交流局有關負責同志,以及臺灣佛光大學總校長楊朝祥、東莞臺商育苗教育基金會董事長葉宏燈等臺灣19所和廣東93所高校的領導、嘉賓、專家學者、師生代表共460多人出席了開幕式。

  此次活動由廣東省教育廳、廣東省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指導,廣東省高等教育學會、東莞臺商育苗教育基金會共同主辦,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中山火炬職業技術學院、中山職業技術學院承辦,臺灣公立科技大學校院協進會、臺灣私立科技大學校院協進會、臺灣嵌入式暨單片機發展協會協辦。來自臺灣高校的50多名和廣東高校的230名專家學者圍繞“國內外大學創新人才培養的理論和模式”、“兩岸高等學校創新發展特色的模式”、“兩岸高等學校與企業的合作模式”、“粵臺高校深化合作創新發展的政策和路徑”、“現代大學人才培養的關鍵能力”、“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應用人才應具備的關鍵能力”等6個論題展開交流研討,並組織邀請了粵臺等地的80名師生開展了2017年高校創新電子綜合素養技術技能邀請賽。

  此次論壇得到了粵臺高校專家學者的積極響應,共收到論文62篇,來自粵臺高校的20位代表進行了論題發言。論壇上,臺灣佛光大學總校長楊朝祥、致理科技大學校長尚世昌、朝陽科技大學校長鄭道明、德明財經科技大學校長徐守德、臺灣師范大學教授戴建耘、建國科技大學國際長陳鉉文、臺灣嵌入式暨單片機發展協會秘書長陳宏升、修平科技大學教育長黃茂榮等代表分別作了《大學創新、教學創新、人才創新》、《新世代大學人才培養的關鍵能力》、《兩岸高等學校創新發展特色的模式》、《推動全面校外實習之實務經驗分享》、《GLAD國際創新專業人才培養地圖》、《兩岸應用型本科聯合培養模式與展望》、《一流高職院校智動化國際認證人才培育計劃》、《Maxine Greene美育思維對于紀錄片制作教學的省思與啟發》等報告,深入淺出地分析了粵臺高等教育、人才培養、創新驅動發展等存在的機遇和挑戰,並為粵臺高等教育的交流合作和共同發展提供了可資借鑒的合作方式。

  論壇氣氛熱烈,與會專家學者、師生互動交流,暢談高等教育心得,共享創新教育經驗。他們認為此次論壇為粵臺兩地教育的一線工作者提供了互相了解、深入交流的機會,大家希望粵臺高等教育論壇繼續發揮有益的作用,為進一步加強粵臺兩地高等教育的交流合作,共創民族教育新藍圖。

  海峽兩岸(粵臺)高等教育論壇自2005年舉辦以來,迄今已走過12個年頭,每年輪流在廣東和臺灣舉行。旨在建立海峽兩岸高等學校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機制和模式,提升海峽兩岸高等教育理論研究、政策研究和現實問題研究的水平,借鑒當代高等教育發展的理論和經驗,推動海峽兩岸高等教育的科學發展。多年來,經過雙方的共同努力,論壇得到了粵臺高校的廣泛認同,不僅在學術上進行了交流,增進了雙方的了解和認識,而且在學生交流和人才培養、教育交流和師資培訓、科研開發等合作項目上進行了廣泛合作,聯合培養人才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目前,該論壇已成為粵臺高等教育交流的重要品牌。

  在歡迎儀式和論壇上,侯振富副主任分別與王創副廳長、楊朝祥總校長等與會領導嘉賓就加強粵臺高等教育交流與合作,促進粵臺教育事業共同發展等方面交換了意見。(中國臺灣網廣東省臺辦交流交往處通訊員李海)

分享到:
編輯:廣東臺辦

相關新聞

圖片

圖片推薦

    要聞

    兩岸情

    各地涉臺活動

    文化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