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中山鄉親2014年返鄉交流側記: 鄉情滿岐江

時間:2014-09-26 16:29   來源:台灣網

  岐江,從中山城區穿行而過,默默地養育著一代又一代中山人的河流。中山人無論走到天涯海角,在其心中,永遠都會記得那條曾經養育過自己的母親河。2014年9月14—18日,臺北市中山同鄉會理事長李寧遠先生率臺灣中山鄉親一行40人返鄉省親交流。返鄉期間,他們用一言一行詮釋著自己對家鄉母親河的那份歷久不衰的思念。

  鄉音依舊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用唐代詩人賀知章的《回鄉偶書》一詩來描述臺灣中山鄉親這次組團返鄉,再貼切不過。從機場出來剛一上車,許多鄉親就用帶家鄉口音的粵語和我們打招呼、問好。在三角鎮參觀時,當地一工作人員為鄉親用普通話作介紹時,由於普通話不靈光,鄉親們異口同聲地請他用粵語介紹。幾天下來,我和同事開玩笑説,這個省親團像是廣東的團,不是臺灣的團。從交談中得知,大多鄉親為了保持對家鄉那份記憶,堅持講粵語。臺北市中山同鄉會理事長李寧遠,祖籍中山沙溪,1949年之前就去了臺灣,由於平時講粵語的機會少,出門在外的時候,見到家鄉人,就主動用家鄉的粵語和別人交流。他説,和家鄉人講家鄉話,一是親切,二是可以保持家鄉話不退色。80高齡的林連柄先生,祖籍中山大涌,當得知市臺務局局長林慶和與他是同鄉時,興奮之情溢於言表,馬上用熟練的隆都話(大涌地方方言)拉起家常。吳祖田,父親是中山沙溪,母親是四川人,為了那份家鄉的記憶,他既會講粵語,也會説四川話。

  親情依舊

  “付科,還能再增加一位鄉親嗎?”臺北市中山同鄉會總幹事徐建成先生直接打長途電話諮詢負責省親團返鄉籌備工作的市臺務局工作人員説:“我知道現在臨時增加人員,你們多有不便,請多多照顧”。在這次籌備和接待臺灣中山鄉親返鄉省親交流的工作中,我能深切地體會到臺灣中山鄉親的那種濃濃親情。就拿徐先生打電話諮詢增加人員一事來説,通過這次接觸徐先生,感覺徐先生生性內向,不善言辭,不是輕易求人的人。原來那位鄉親有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暫時不能確定能不能來,但又十分想回家鄉看看,當確定能參加的時候,已經是出發前的前兩天。徐先生看到那位鄉親返鄉心切,心生惻隱之心,就擱下“面子”請我們“幫忙”了。在緬甸出生,16歲移居臺灣,從未踏足故土的林連柄先生,家鄉的情況只通過澳門的姐姐了解而略知一二,此次攜夫人一同返鄉,只想一了多年的夙願。一樁夙願剛了,新的心願又生。而當看到家鄉的發展進步後,他興奮地告訴市臺務局林局長説,決定選擇適合的時間,組織家族省親團,把9名兒女、16名孫子一起帶回故鄉走走,讓他們知道自己的家鄉是怎樣的。另外,由於中山期間日程安排的比較緊湊,臺灣的中山鄉親都見縫插針安排與中山親人見面。鄭志榕、鄭志美姐妹倆兒一到酒店,就馬上聯繫其在中山火炬開發區張家邊濠頭村的親友;歐亞夫婦在參觀古鎮時,約上在古鎮的堂兄見面,祭拜了祖屋,也拿到了族譜,非常開心,一見到我們就説:“這是我們家的族譜。”陳偉民先生把在臺灣帶來的一箱禮物專門請假給中山的親友送去,在談起自己此次返鄉的感受時,陳偉民激動到哽咽難語。

  鄉情依舊

  “家鄉變化太大了,可謂日新月異。”臺北市中山同鄉會理事長李寧遠先生毫不掩飾自己心情説,我經常來中山、來大陸,每次來都能感受他的變化,其實作為祖籍中山的臺灣人,我們雖然生活、工作在臺灣,但心裏卻不時牽掛家鄉的一切。這次返鄉,從大涌鎮紅木到古鎮鎮燈飾,從三鄉鎮新貌到民眾鎮民生事業發展,還有承載中山未來發展的戰略平臺——翠亨新區的規劃建設,一路走來,感受到家鄉全面的發展進步。其中最讓臺灣中山鄉親感懷的是,政府對民生事業的重視和投入。在參觀三角鎮福隆泵站後,臺灣中山鄉親嘖嘖稱讚,一個經濟發展並不富裕的鎮,能拿出1億元資金興建水泵站,足以説明家鄉對民生事業的高度重視。有的鄉親認為,大陸政治制度其實有很多優勢,能集中精力辦大事,就説三角鎮建這個水泵站,如果沒有強有力的領導層決策,恐怕難以建成。尤其是四川汶川地震重建、甘肅舟曲泥石流災害重建,都是短短二、三年,一座座新城鎮就拔地而起,這種魄力、這種速度、這種凝聚力,是臺灣乃至全世界所謂民主社會難以媲美和企及的。從鄉親的每一句話語中,都能感受到他們對家鄉的真摯關切。

  臺灣中山鄉親在中山的最後一個晚上,當副團長李昭民用高亢、嘹亮的歌聲唱著《我的祖國》的那一刻,岐江河畔充滿濃濃鄉情味道。(中山市臺務局)

分享到:
編輯:雍紫薇

圖片

圖片推薦

    要聞

    兩岸情

    各地涉臺活動

    文化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