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增城區打造臺商納稅服務平臺
中國臺灣網5月26日廣州訊 1984年,廣州市第一家臺資企業“荔聯拉鏈廠”投資落戶增城以來,在增臺資企業累計已達300多家。在為臺資企業協調處理納稅相關問題工作中,增城區臺辦、區國稅局加深了交流合作,並逐步打造臺商納稅服務平臺。
一是舉辦知識講座,促進依法有序經營。針對臺資企業納稅、股權轉讓、歷史遺留等問題,區臺辦、區國稅局聯合區工商局、區地稅局為我區近100家臺資企業舉辦“納稅人學堂”,為臺資企業宣講常見的非居民稅收政策及股權轉讓注意事項、納稅信用等級評定、外籍人員個人所得稅、社保費申報及港澳臺人員增員規則、商事制度改革、企業財務核算注意事項等相關政策,引導臺資企業依法光榮辦稅,助力臺資企業在該區平穩發展。
二是雪中送炭,關心企業困難。5月7日,受強對流天氣影響,增城區中新鎮、永寧街出現特大暴雨,受浸嚴重。當了解到受災企業中有一戶臺資企業受災較嚴重,財產損失接近3千萬元,區國稅局主動聯係區臺辦、應急辦、三防辦,並到現場細心察看企業財務資料保存情況和生產材料、成品損壞情況,向企業負責人了解財物清點進度,詢問恢復生產存在的困難。針對受災企業存貨、生產設備、開票設備等受損情況,精心梳理所得稅、增值稅涉及的財產損失相關政策等,加急為企業辦理重新購機、發行、購票問題,協助企業迅速恢復正常生產經營。
三是建立對接合作機制,積極回應熱點問題。在平時工作中,通過走訪、座談、臺協匯總等渠道,了解企業在生產經營中出現的各類納稅問題,並針對問題通過區國稅局、區臺辦、區臺協的短信、微信公眾號等宣傳平臺,引導企業依法納稅。針對受災企業,在辦稅服務廳為受災納稅人落實好延時服務和預約服務,開通綠色通道讓受災納稅人優先辦理涉稅事項,避免企業因災害帶來涉稅風險,影響恢復生產。(中國臺灣網、廣州市增城區臺辦聯合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