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廣東:百年黃花崗 激勵新青年

2011年03月30日 08:55:00來源:新華網

  “329”,一個書寫著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不朽事跡的日子,一個浸透著中華青年熱血和壯志的日子,在辛亥百年的特殊歷史節點上,在兩岸共同的緬懷和紀念中,不可避免地激起兩岸中華兒女的深深共鳴。

  百年前的4月27日(農曆3月29日),為推翻清朝政府,黃興率120余名敢死隊員直撲兩廣總督署,發動了同盟會的第十次武裝起義——廣州起義。血戰一晝夜後起義失敗,同盟會會員潘達微冒險收得烈士遺骸72具,叢葬于廣州東郊紅花崗。潘達微並把紅花崗改名為黃花崗,這次起義因而又被稱為“黃花崗起義”。

  倏爾百年。廣州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陵園裏松柏、繁花並茂。而辛亥革命、黃花崗起義,已成為中華民族共有的歷史財富。一封披肝瀝膽、動人心弦的《與妻書》,早已成為兩岸中小學生必讀的課文,百年來感動了多少中華兒女。

  已知的參與黃花崗起義的烈士們,平均年齡不到30歲,其中因《與妻書》而為人們熟知的林覺民,犧牲時年僅25歲。在民族命運的緊迫關頭,這些以“天下人為念”“為天下人謀永福”的青年才俊,慨然譜寫了一曲青春壯歌,也成為兩岸青年的驕傲。

  在今年兩岸共同紀念辛亥百年的大背景下,兩岸社會對黃花崗起義的緬懷和紀念自然比往年更為隆重。29日,兩岸各界人士、辛亥革命後人等紛紛來到廣州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前祭拜悼念,臺灣島內當天也舉行了開放民眾參與的盛大祭典。

  而不論相關活動如何盛大,最終極的緬懷、最紮實的紀念,終須落實到對先烈們精神的繼承和弘揚。

  當前,中華民族正大踏步趕上時代前進潮流、迎來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作為社會中最積極、最活躍、最有生氣的力量,青年人理當樹遠大志向,努力成為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的棟樑之才。

  當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新局面為兩岸青年投身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創造了更大的空間。兩岸青年理當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提供創意、增添活力,為民族復興貢獻才智。正如中共中央臺辦主任王毅近日在會見中國國民黨青年工作總會“辛亥革命百年訪問團”時所言:“民族的振興離不開臺灣同胞的參與,更需要兩岸年輕人的熱情投入。”

  100多年前,梁啟超在《少年中國説》中寫下一段名言“今日之職責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值此紀念先烈之際,希望兩岸青年能以緬懷黃花崗為契機,讓先烈們的精神弘揚於今日,亦不負林覺民“吾今死無余憾,國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之所托。(記者張勇 李寒芳)

 瀏覽更多各地涉臺新聞

[責任編輯:薛白璐]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