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臺灣青年探訪商都文脈 共賞商都文化新地標

2025-10-14 10:43: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中國臺灣網10月14日訊 10月12日上午,臺灣青年“品讀鄭州”交流團一行10余人走進管城區,參訪鄭州商都遺址博物院、鄭州文廟及亳都·新象文化街區,在行走中觸摸中原文化根脈,感受古都鄭州的歷史底蘊與現代活力。
交流團一行在商都遺址博物院合影。(中國臺灣網發)
  在商都遺址博物院,臺灣青年們圍繞“巍巍亳都·王都典范”主題展覽認真參觀,聆聽“杜嶺一號方鼎”所體現的王朝禮制與鑄造工藝,俯身辨認“牛肋骨刻辭”上的古老文字。通過文物遺存與場景復原,他們深入了解了3600多年前早商文明的發展脈絡,感受中國早期文明的傳承與延續。在“國寶回家”特展中,臺灣青年們見證了四大商代青銅重器的世紀同框——現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的杜嶺一號方鼎與河南博物院藏的杜嶺二號鼎,在分離數十年後首次于出土地鄭州重聚,與鄭州向陽回族食品廠窖藏出土的兩件獸面紋銅方鼎共同展出,四件國之重器共同展現早商文明的輝煌。
  隨後,臺灣青年們在細雨中步行至僅百米之遙的鄭州文廟。這座始建于東漢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其保存完好的清代大成殿,使團員們直觀感受中原古建築藝術的精湛與傳統儒家文化的深厚積淀。
交流團在亳都·新象文化街區參訪。(中國臺灣網發)
  參訪的重頭戲落在與文廟相鄰、于9月29日開街的亳都·新象。該街區坐落于商代都城遺址核心地帶,以“城、街、巷、院、景”的傳統形態,將滴水瓦當、大象圖騰等商文化符號融入設計細節,實現歷史遺存與現代空間的融合。團員們穿梭于15所主題院落之間,既體驗“出則繁華、入則靜雅”的中式意境,也對街區內超35%的華中及河南首進品牌留下深刻印象,從朱炳仁·銅“中原銅屋”的非遺魅力,到蘭巴赫西餐的多元風味,切身感受傳統文化與現代消費的創新結合。
  參訪過程中,臺灣青年團成員紛紛表示,此行不僅領略了鄭州作為“商都”的歷史厚重,更體驗到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融合的創新實踐。鄭州市臺辦與管城區臺辦表示,希望通過此類文化參訪活動,搭建豫臺青年交流的橋梁,增進臺灣同胞對中原文化的了解,深化兩岸青年的文化認同與情感聯結。(中國臺灣網、鄭州市管城區臺辦聯合報道)
[責任編輯:黃曉迪]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