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95後記者汶川震後10年採訪手記之二: 在新北川感受“雲朵上的民族”
異址重建的北川新縣城煥發著“重生”勃勃生機。(圖片來源:四川省臺辦)
編者按:3月26日至4月8日,臺灣中國電視公司《大陸尋奇》電視系列專題欄目組來到四川,以“災後重建10週年的蛻變”為主題,深入德陽、綿陽和廣元三市採訪拍攝,真實記錄災區經濟社會發生的天翻地覆的變化和民眾幸福生活,製作電視專題片于5月在臺灣播出。欄目組95後的出境記者楊茵,深感此次四川之行大開眼界,寫下三篇採訪手記。現予刊載如下。
採訪手記之二:在新北川感受“雲朵上的民族”
老北川故事震懾人心
結束了德陽的採訪,我們驅車來到下一站——綿陽。
對臺灣人而言,你也許不知道綿陽這個城市,但提到北川,就一定會勾起與你對地震的很多記憶。
我自己也經歷過“9.21南投地震”,但因為年齡太小,自己無法想像地震發生時天搖地憾的畫面。直到因為這次採訪,身處北川老縣城,才真切認識到地震強大的破壞力,內心真的難過心痛。
在對地震遺址的採訪中,有個場景令我印象深刻。一所被塌方山體掩埋的學校旁,一張白布條十分顯眼,上面是一位被山體掩埋的失蹤學生家長給孩子的信。
除了表達對孩子無限的思念,這位家長更將自己的電話號碼寫在了布條的顯眼處,祈求能有奇跡發生,孩子能看到布條“回家”。
站在老縣城瞭望臺,心情更難以平復。來四川採訪前,就聽前輩老師聊起《大陸尋奇》在震後三週年到這裡採訪報道時經歷的故事:陪同採訪的當地工作人員,就是站在這個瞭望臺,一言不發……過了很久,他才指著遠方説“我的家人都在那裏!”儘管與家人生離死別已經有3年,但大地崩裂的創傷和痛親人的悲痛卻始終難以平復。
不得不説,通過這些地震原址建築的保留和相關紀念文物,的確能起到警醒世人的作用,我也真正感受到要珍惜身邊人、身邊事。
為了更直接了解震後恢復重建的情況,我還去到了“北川5.12特大地震紀念館”採訪,也讓我很有感觸。
“雲朵上的民族”好幸福
只有鮮活的對比,才能驚嘆北川縣的10年巨變。感受了老北川縣地震帶來的創傷後,我和外景隊又採訪了在遺址外,重新建起的新北川!更吸引我的是這裡的少數民族風情!
採訪中得知,北川縣是大陸唯一的羌族自治縣。羌族、更是一個古老的民族,已有3000多年文明歷史。據了解,古代羌族生活在青海、甘肅、陜西、四川等省的大部分地區,史書上稱之為“西羌”。
羌族為何被稱,“雲朵上的民族”?我從採訪中得知,羌族居住在高海拔地區,終年雲霧繚繞,仿佛仙境,就有了“雲朵上的民族”的美稱。其對雲朵的喜愛也體現在他們的特色服飾上,“雲朵”往往成為一種“精神圖騰”的象徵。不少羌族人臉頰都有“高原紅”,仿佛橘色腮紅,非常可愛。當地人告訴我,這是由於高海拔紫外線強,對皮膚造成了不可逆的“小傷害”。
羌族“攔路酒”是這裡的一大特色。此行,我們也好好體驗了一番。剛到寨口,被簇擁的當地民眾告知要喝幹“咂酒”才能進寨,飲酒後,當地人還會跳迎賓舞表達對客人的歡迎,而在餐桌上更是用《祝酒歌》將氣氛推向高潮。
更有意思的是,在祝酒歌唱完後,大家都會大喊“西食可(音譯,“西”表示酒,“食可”表示喝下去)”,是“乾杯”之意。這時,每人都要飲盡杯中酒,表示對熱情好客主人的回敬。當地人告訴我們,飲酒文化不僅是羌族文化的一部分,飲用40-60 酒精濃度的酒,還和當地地形氣候有關,這樣可以驅寒保暖。
聊完酒文化,再説説羌族傳統飲食文化。這裡的廚房沒有冰箱,很讓人意外。更吃驚的是,像被腌制的臘肉放上很久都不會壞掉,而且貯藏時間竟可以長達5年之久!當地人告訴我們,臘肉是他們每餐都會食用的。除了對臘肉的熱衷,這裡因為地處高原而盛産各種野菜,品嘗起來別有民族風味。玉米是這裡的特色,用其做成的玉米餅讓人愛不離口。這裡的每道菜都加辣,很有川味兒的風格喲!
聊到少數民族,似乎總是有許多有意思的話題。羌服也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羌服手藝考究,針法疊層都有講究。此外,女生的頭帕也是相當有特色,當地人叫它“包頭帕”,穿戴在頭上,像極了頭頂瓦片的造型。
這裡的空氣負氧離子濃度較高,在天然大氧吧!盡情呼吸新鮮而潔凈的空氣,蕩盡身心的疲倦。樸實的羌族男女們跳起了歡快的莎朗,讓我強烈感受到災區人民現在的幸福生活。(作者:臺灣中國電視公司記者 楊茵)
[責任編輯:王亞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