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海峽兩岸教師教育高端論壇在湛江舉行
台灣網11月27日湛江訊 11月18日至19日,第七屆海峽兩岸教師教育高端論壇在湛江市舉行,活動由嶺南師範學院、臺灣師範教育學會、臺灣教育大學系統共同主辦。來自海峽兩岸41所高校70多位校長和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圍繞“教師教育新境界──規劃與發展”這一主題,共討新時代的“新師範”建設。
嶺南師範學院校長劉明貴教授,臺灣教育大學系統總校長、臺灣師範教育學會理事長吳清基教授在論壇上致辭並作主旨報告。
“在新時代下,辦好師範和教師教育是每一個所師範院校要思考的問題,也是這次論壇的目的。”劉明貴表示,黨的十九大對我國的教育事業提出了新的要求,廣東省教育廳率先提出了建設“新師範”的概念,這預示著廣東乃至全國各地的師範教育將迎來新一輪的改革,這是國家對教育的要求,也是廣大民眾對教育的需求。
劉明貴認為,“新師範”主要體現在新形勢、新理念和新模式三個方面。新形勢是廣大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資源日益增長的需求,是現代資訊技術對教師教育加深的滲透和融合,是國內教師教育領域日益深化的改革;新理念提出要樹立高師教育服務、引領基礎教育,實現職前培訓與職後培訓相統一,高師教育與基礎教育有機貫通,將師範教育真正轉型為教師教育,使高師教育與基礎教育形成相融共生、相伴成長的有機共同體;網際網路時代下的人才培養新模式應根據學生志趣調整教育教學的方式方法,提高教學效率和效益。
“在這裡,我們感受到兩岸一家親和濃厚的人情味!”吳清基表達了來到大陸的親切之情與嶺南師範學院的深厚情誼,高度肯定了該校“景在那裏,教育就在那裏”的校園建設理念,讚賞我校爭當粵臺教育文化交流合作先鋒、廣東優質教師教育基地、南方特教人才培養重鎮、先進教育思想理論創新中心、廣東地方政府教育政策諮詢駐庫的戰略定位。他指出,在“一帶一路”、工業4.0時代、2025中國製造等政策和高端計劃下需要更高級的人才來推動國家的建設發展。師範院校培育師資,是開啟人才的工程,更要適度時代發展的需要,教會學生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與人相處、學會成就自己、學會適應變遷。
“這次論壇大家暢所欲言,達到了預期目標,加強了兩岸的交流合作,推進了兩岸教育事業發展的雙贏。”臺灣教育大學系統總校長、臺灣師範教育學會理事長吳清基教授對此次論壇的成功舉行做出了充分肯定。他認為,大陸的教師教育、臺灣的師資培育都在強調教師的專業標準,提升教師的核心素養,但是傳統的師範教育不應該給予貶低,要正向面對師範教育。
吳清基認為,國家要富強,一定要有好的教育來培養好的人才。世界各國的教育改革都從教師入手,只有好教師才能培養好的下一代。教師教育改革要從重視提升教師基本核心素養入手。重視對教師能力的提升,強調終生教育、通識教育、人文創新、教育素養的培養。重視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注重師生合作學習;重視“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等傳統教育理念;重視曲線教育,以協同創新的合作共同體去建構實踐。
“這次論壇的選題非常好,既適應當前整個教師教育改革發展方向又與世界的教師教育發展的大勢相吻合。”嶺南師範學院副校長黃崴致閉幕辭,認為此次論壇具有“四高”特點:一是參與度高。論壇齊聚海峽兩岸41所高校70多位校長和專家教授參加,地區覆蓋面廣;二是水準高。論壇緊緊圍繞中心議題展開激烈探討,圍繞黨的十九大對我國的教育事業提出的新要求,提出了具體的針對性的教育發展改革問題;三是水準高。專家代表在整個會議期間所表達的觀點既在宏觀層面審計了國家教育教師的發展走向,如怎樣建立中國一流的師範教育,又從國際視角出發探討教育發展難題,如怎麼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等問題;四是效率高。兩岸學者在短短一天半的時間中就教師教育發展的中心議題暢所欲言,內容豐富,提出很多建議和意見,提供了思考、研究和解決問題的方向和對策。
黃崴指出,此次論壇鞏固了海峽兩岸教師教育高端論壇的成果,增進海峽兩岸的深厚友誼,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長遠意義,為進一步推動海峽兩岸教育改革和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他希望我校教育科學學院與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院簽署的合作協議能夠落地生根,真正生效。
本屆論壇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一場交流思想、分享經驗、增進友誼、深化合作的教育盛會和學術盛宴。海峽兩岸教育專家對新時代的“新師範”建設和師範教育的的新境界開展大討論,論壇共舉辦了四場主旨報告16位專家發言,六場專題論壇28位專家發言,論壇共收到了來自海峽兩岸專家教授的論文33篇。(台灣網湛江市臺辦通訊員 黎國偉)
[責任編輯:馬一娜]